固定资产产生差异与相关处理演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定资产产生的差异及相关处理演示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差异(一)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1.会计上=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2.税收上=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在实务中竣工结算往往发生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所以两者在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上存在差异。(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1.会计上——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计入租入资产价值。2.税收上——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税法和准则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三)固定资产预计弃置费用1.会计上——弃置费用通常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2.税收上——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2号二、固定资产折旧的差异(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差异(二)折旧年限的差异 【思考】会计折旧与税收折旧的协调问题 (三)折旧方法的差异1.会计上——合理确定折旧方法2.税收上——原则上采用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与资产减值处理差异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差异1. 会计上——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2.税收上——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二)固定资产减值处理的差异1.会计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2.税收上——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 【案例分析】A公司于2007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实际取得成本为3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9年该公司在编制年度会计报表时,对该机器设备进行了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2200万元。假定A公司2009年按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为15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一直为25%,并且该机器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均与税法相同。即除上述因提取减值准备而产生的纳税调整因素以外,不存在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 假定该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A公司2010年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假设A公司在2009年对该机器设备提取了减值准备以后,在2010年及2011年均未对该机器设备提取的减值情况进行调整。2012年1月,该公司与购买方协商,以1850万元的价格售出。A公司于2012年按会计准则确定的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公司按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为简化,2012年1月不再计提折旧。要求:做出该公司与该项固定资产购置、计提折旧及处置的有关会计处理。并同时确认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项目200720082009201020112012账面价值300027002200192516500计税基础300027002400210018000差异002001751500税率33%25%25%25%25%25%差异时点值005043.7537.50差异时点值变化00+50-6.25-6.25-37.5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2月购入设备时:借: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务处理:没有差异(2)2008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时:借:管理费用 3000000贷:累计折旧 3000000税务处理:没有差异。(3)2009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会计处理同上。同时,按会计准则规定,2009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为2400万元,可收回金额2200万元,企业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人当期营业外支出,因此A公司2009年末在提取减值准备时,其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00税务处理:2009年,应当纳税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0贷:所得税费用 500000 (4)2010年:2010年会计上对该机器设备应计提折旧额=(3000-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