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PAGE
PAGE5
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24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在“大庆之年”组织了“绿洲行动——600名小学生进故宫”“紫禁城记忆文脉600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600名中学生进故宫”等文化沟通公益活动。此举有助于()
①激发青少年爱国热忱,增加文化自信②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跻身世界文化强国③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丰富精神世界④文化产业发展,满意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解析】故宫博物院在“大庆之年”组织了“绿洲行动——600名小学生进故宫”“紫禁城记忆文脉600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600名中学生进故宫”等文化沟通公益活动。此举有助于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激发青少年爱国热忱,增加文化自信,①③符合题意;此举有助于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而不是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②错误;材料不涉及文化产业发展,④与题意不符。故选B。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广阔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材料说明()
①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②良好家风对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统帅着全社会好风气的形成④良好家风会促进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答案】C【解析】家风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①不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说明良好家风对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正确;好家风并不“统帅”全社会好风气的形成,③表述错误;广阔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支撑全社会的好风气,这说明良好家风促进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④正确。故选C。
3.2024年元旦期间,各级宣扬文化部门纷纷动员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创作开展适合城乡基层需求的特色文化文艺产品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快乐祥和、喜庆热情、文明进步的深厚节日氛围,凝合起团结进取、奋勉图强的强大精神力气。该做法()
①通过文化环境和活动潜移默化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满意大众各种精神文化需求
④主动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解析】各级宣扬文化部门动员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文化服务项目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了快乐祥和、喜庆热情、文明进步的深厚节日氛围,凝合起团结进取、奋勉图强的强大精神力气,这说明该做法不仅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而且属于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体制改革,也不能满意各种精神文化需求,③解除。故选B。
4.(2024·八省联考福建卷)2020年12月6日,2024“亲亲闽台缘”两岸非遗文化云沟通活动在厦门集美拉开帷幕。两岸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儿,再续两岸文化情缘,多名在闽台青、台商、台生现场观看,多平台直播也吸引了两岸网友线上观看。这说明()
①非遗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特征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合两岸民心③科技创新是文化沟通的主要手段④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解析】材料未涉及文化地域特征,①解除;“亲亲闽台缘”活动中,两岸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儿,再续两岸文化情缘,多名在闽台青、台商、台生现场观看,多平台直播也吸引了两岸网友线上观看,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合两岸民心,也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沟通的主要手段,③错误。故选D。
5.“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高校文凭,而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索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句话说明()
①读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记②读好书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③人们在实践中创建文化、享受文化④读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长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解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记,①错误;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索的人,可以让自己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说明读好书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读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