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泥垭隧道进洞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7-01-03约1.23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津(渝黔界)经习水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 TJ-9分部 泥垭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习古高速TJ-9项目 2014年10月 目 录 江津(渝黔界)经习水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 1 泥垭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 3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第一节、工程简介 3 第二节、工程地质情况 3 第二章 施工准备 4 2.1、施工技术准备 4 2.2、施工现场准备 4 2.3、主要资源配置 5 第三章 洞口及边仰坡开挖方法 7 1、洞口及边仰坡开挖方法 7 3.1施工工序 7 3.2施工方法 7 3.3施工技术要求 8 3.4边仰坡石方爆破方案 8 2、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法 10 3.2.1施工顺序 10 3.2.2喷射混凝土施工 10 3.2.3锚杆施工 11 3.2.4钢筋网挂设 11 第四章 洞口套拱、管棚施工方法 12 第一节、套拱的布设 12 第二节、管棚加工 12 第三节、大管棚施工 13 1、施工流程 13 2、施工方法及工艺 14 (1)套拱施工 14 (2)套管安设 14 (3)支模、浇筑混凝土 14 (4)搭设平台 14 (5)钻机就位 14 (6)钻孔施工 14 (7)堵孔止浆 16 (8)管棚注浆 16 第五章 监控量测 18 第六章 雨季施工 19 第七章 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20 第一节、工期保证实施原则 20 第二节、工期保证实施措施 20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 22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 22 (2) 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 22 (3)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 22 第九章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4 第一节、安全保证措施 24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24 (2)安全教育和培训 24 (3)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4 (4)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4 泥垭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泥垭隧道区域位于习水县东皇镇图书村、伏龙村,总体走向为自东向西,行政区划属贵州省习水县管辖。隧道起讫桩号左线ZK70+950~ZK71+827,全长877m,右线K70+952-K71+850,全长898m。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 隧道防水等级:一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等级Ⅷ度。 第二节、工程地质情况 习水县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的复合部,北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四川盆地”相接,南与早古生代的“黔中隆起”相邻。从上震旦统至上白垩统间,有若干假合面存在,说明在漫长的地史时期内,均以大面积升降运动为主。唯燕山期末的四川运动是本县主要的造山运动。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不均一上升为主,具明显的继承性和间接性,活动十分频繁,导致各构造林系间的复合与迭加,构成现今复杂的构造地貌。 隧道出洞口(进洞口)地质条件描述: 隧道出口段为斜坡,自然坡度约30-35度,植被较发育,斜坡局部基岩裸露,坡体覆盖土层厚度不大,自然斜坡整体稳定。表层约为3m破残积粉质粘土,硬塑,干燥。以下以溶塌角砾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主,表层风化强烈,强风化带厚度3-10米,以下为中风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松动,岩石层间结合差,岩体破碎,以层状碎裂状结构为主。未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由于斜坡受结构面切割和层面控制的影响,出洞口开挖堑、仰坡存在局部块体变形、失稳可能。 第二章 施工准备 隧道出口施工便道已修筑完成,已具备条件进行洞口开挖施工,洞口开挖施工是整体隧道施工的第一项工序,是隧道施工的关键。进洞方案总体思路:洞口边仰坡刷破——喷射混凝土防护——洞口辅助设施施工。 2.1、施工技术准备 1、图纸审核已经结束,审核结果已上报,设计院图纸答疑及回复已经完成。隧道边仰坡开挖及支护、大管棚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已经编制并下发到施工队。 2、导线点加密、水准点加密及复测已全部完成,并通过总监办审核批复。现场已经依照施工图精确放出洞门及边仰坡位置,并完成开挖轮廓线放样。 3、试验准备:混凝土配合比及进场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已经完成。钢筋、砂石料、水泥试验及水质试验已经完成。 2.2、施工现场准备 ①隧道洞口开挖前,项目部组织人员对洞口段地形地貌进行复测,对洞口情况已进行了详细调查,主要为:洞口的地形情况,有无不良地质或偏压;植被分布情况;征地拆迁情况,洞口及附近的地表水系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洞口地表有无泉眼出露,地下水分布情况,对围岩的影响程度,洞口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