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ppt

发布:2017-06-29约2.95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 五、师德、修养、师德修养、名师、人师的概念 * LOGO * LOGO * LOGO * LOGO 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 刘 民 生 最有智慧的表现是始终关心自己的成长(思想、技能、精神) 最愚蠢的表现是存智慧、存能量 最不科学的行为是不尊重科学规律 最大的福利是让自己成长 最大的误区是工作给别人干的 一、 我的人生感悟 二、教育发展中的最突出的浪费现象 1 对学习知识的支离破碎; 2 对教育评价的支离破碎; 3 对教育管理的支离破碎; 4 对教育追求的支离破碎。 教育质量一路走来 向教师学生体力要质量 三、教育质量一路走来 勤奋 向教师学生智慧要质量 方法 向教师良心及情怀 要质量 师德(名师) 四、探究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的背景与目的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倡导教育家办 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 教师队伍。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 3. “造就一批名师、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已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国家 的意志。 4. 师德修养是明白人、有职业理想人的第一要务。 5. 教育发展,名师为本。 6. 师德修养能让教师养心、养身、养家。 7. 师德修养能产生使教师职业行为持续优化,让成长成为自觉,直至成为名师、人 师的动力和方法。 8. 成为名师是每位有职业良心教师最迫切的愿望,不懈的追求。 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 修养 修,指学习、锻炼、陶冶和提高。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经过长期自我锻炼或自我改造所达到的一定结果和水平。 师德修养 就是教师个体自省自律下的自我设计、教育、 改造、完善、评价且持续发展的职业行为, 形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的优化。 骨干 教师 Click to add Text 关系式一: 师德修养=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职业行为优化=名师成长 骨干教师 学科领 军人物 教育实干家 现实中的名师 理想中的人师 合格教师 名师: 现实中的名师是有标准、有条件、有指标、经政府认定有证书、有等级、有经济待遇的教师。 人师: 是理想中的名师,无需组织认定,没有等级和指标,是每位教师通过自律、自我修炼成的社会公认的教师。 界定一: 优化职业行为:就是指职业行为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效益提高。 界定二: 德州市教师良好职业习惯养成评价认定实施指导标准(试行)。 (一)、研究的习惯:教师主动连续主持完成三个以上的课题,可界定为 已养成研究的习惯。 (二)、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师连续三年按“四个一”(即:一天一句 话,一周一周记,一月一心得,一学期一论文)实施教学反思, 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反思的习惯。 (三)、勤奋的习惯:教师连续两学年职业行为质量测评持续提升,可界 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勤奋的习惯。 (四)、写作的习惯:教师连续三年且每年发表两篇以上当下的教育教学 文章(获奖的理论成果),可界定为已养成写作动笔的习惯。 (五)、创新的习惯:教师连续三年且每年都有职业创新成果,可界定为 该教师已养成创新的习惯。 师德修养是教师自我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过程;是优化执业行为的过程;是名师人师的成长过程。 结论一: 师德修养就是优化职业行为,就是如何提升职业行为质量、数量和效益。 结论二: 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的关系: 结论三: 1. 师德修养是名师成长的方法和路径,是必由之路; 2. 名师成长是师德修养的存在形式; 3. 师德修养是出发点,名师成长是落脚点。 师德修养促进了名师成长,同时要实现学生成才、学校成名、校长成家、事业成功。 结论四: 师德修养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可评价、可管理的职业实践。 结论五: 关系式二:师德修养=教师自我成长。 六、师德修养自我管理——成长积分制 将良好职业行为习惯与职业行为质量、数量和效益分值化;形成一个习惯,职业行为质量、数量、效益提升一定的幅度,界定为积分单元,记一定的分值;一定时段积分越高,师德修养水平越高。 七、教师进行师德修养应具备的元素: 有信心、有方向、有目标、有载体(有问题、有课题、有项目、有特长)、有设计、有导师、有标杆、有伙伴、有毅力、有感觉。 1. 赏识教育(爱生命、爱岗、爱生); 2. 读懂自己、赏识自我; 3. 发挥优势、张扬特长(让职业兴趣有为);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