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一、导入
电动车在锂电的占比目前尚小,但随着特斯拉宣布建立千兆锂电池工厂、三星6亿
美金西安建厂涉足动力锂电、万向收购菲斯科等一系列大手笔都表明了2014年全
球锂电池行业将步入动力时代。
原材料:相较于锂电纷繁复杂的技术路线选择,锂的需求非常明确,只要是“锂电
池”就需要锂。不论是从需求还是供给考虑,弹性最大的非“锂”莫属。此外,锂
全球供给寡头垄断,产能投放有序,竞争格局良好,量价齐升尤可待。由于碳酸锂
占电芯成本非常小,所以有提价空间。
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在电芯中价值量最大,全球产量增速接近40%;呈现中、日、
韩“三足鼎立”格局,日、韩整体技术水平处在高端水平,中国虽起步较晚,但经
过近十年的发展,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并以较强的成本优势,迅速占领
市场,一些日、韩企业也开始加大采购中国的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负极材料是国内最为成熟的环节。从技术路线来看,石墨产品占据绝对
主流地位,人造石墨有明显的替代趋势;竞争格局来看,主要产能已从日本转移至
中国,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龙头企业为中国宝安控股的贝特瑞和杉杉股份。
隔膜:隔膜技术壁垒高,国内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尤其是动力
电池用隔膜仍依赖进口。从投资角度,我们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实力、已切入中高端
领域、能够持续替代进口产品的公司,如沧州明珠。
电解液:电解液于电池性能至关重要,其核心六氟磷酸锂在2011年基本被日美韩
前四大企业垄断,2012年以来国内企业快速扩产,拉动电解液价格下降。江苏国
泰、新宙邦、杉杉股份分列国内前三,并已成为日韩等国先进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
货商,产品需求有望持续上升。
电芯:电芯企业构筑电动车产业链核心。2012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容量33.5GWH,
同比增长30%,其中电动车占比11%,而增速高达163%。全球锂电行业市场集中
度较高,日韩并驾齐驱,中国逐渐崛起。比亚迪、ATL、力神、比克是国内前四大
电芯厂,光宇国际、中航锂电也在迎头赶上。
锂电成本下降趋势确定:三星将18650电池价格下调至1美元/只,挑起国内外电
芯企业价格战,其依仗的就是电池材料中国采购。未来,随着国内技术进步、产能
逐步释放,电池材料价格将进一步下滑,此外加上越来越明显的规模效应,锂电成
本下降趋势确定。
重点关注个股: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新宙邦、沧州明珠、均胜电子、杉杉股份、
比亚迪、当升科技、众和股份、德赛电池、光宇国际。
风险提示:价格波动风险;在建项目投产风险;电动汽车产业化进度;技术风险;
政策风险
二、投资策略
近期,Tes la公布了Gigafactory(千兆锂电池工厂)计划,标志着Elon Musk向储
能的布局,从而锂电池将实现Te s l a和Solarcity的无缝对接,实现电动车、光伏的共振,
新能源将作为一个整体真正挑战传统能源,形成第三次工业革命—能源革命。我们认为,
锂电池将是这一轮新能源汽车行情的主轴,是我们最看好的细分板块。
1、新能源汽车基本确定锂电池的技术路线。千兆锂电池工厂的开工,至少说明两个事情:第一,Te s l a对锂电池中期内有信心。第二,跟随者会带动产业加速进步。我们认为技术路线的基本确定,会加速产业的集群,产业集群会加速技术进步,并且由于锂电池的产业链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分工明确,成本下降空间大,Tes l a规划2020年相比目前成本减少
30%以上,我们认为是完全可行的;
2、锂电池将实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共振。在技术路线确定,产业竞争加速成本
下降的过程中,不仅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的需求也会快速甚至爆发式增长。储能会爆发
的原因是:第一、光伏+储能的分布式系统离用户侧平价仅一步之遥。第二、电动车的电池与储能天然紧密对接。
3、锂电池并非会一直出不来利润。目前很多锂电池环节毛利率很低(正极微利甚至亏损,负极微利),毛利率向下的空间很小,而销量上升,费用摊薄的空间很大,因此,我们看好锂电池产业链利润表短期改善,中期甚至大放异彩;
4、《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构想。作者的核心观点是新能源和信息技
术会带动产业革命,分布式、可再生、储能、电动车、智能电网是五大支柱,Te s l a 和
Solarcity的出现,勾画了这个蓝图,随着锂电成本和光伏成本的不断下降,新能源的使
用将会普及,脱离补贴、规模化的应用未来2-3年就能兑现。我们认为,Tes l a崛起后,
也不仅仅影响电动车产业链,它与Solarcity的紧密对接,不夸张的说,带来的是能源革
命;维持锂电行业“增持”评级。新能源汽车浪潮已经启动,我们认为主轴是锂电池,
其他环节(电机电控、充电桩、汽车电子、整车甚至光伏)也将会被带动。
5、目前我们首推:天齐锂业(锂矿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