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画及西方绘画构图差异.doc

发布:2017-08-31约2.2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画及西方绘画构图差异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画构图和西方画构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论述两者的各自构图特点和主要差异,并剖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了解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构图差异,对鉴赏和创作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绘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中国画;西方绘画;构图; 差异 构图是绘画作品中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是将无限的立体结构转换成有限的平面结构。这种转换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造过程,鉴赏一幅作品作品的优秀与否就是从构图、色彩、情感表现等方面来考虑,所以历来中西绘画都看重这一点,历来成功的画家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独特构图形式。 一、中国画构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构图”一词实际来源于西方绘画,我国称为构图是近代的事情,在传统中国绘画中称为“章法”、“布局”,新老观念虽有不同,但基本含义还是共通的。构图是绘画中的第一步,被称为“画之骨骼”,中国最早的构图概念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的构图原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了“经营位置”及国画论中的“六法学说”,指的就是国画中的构图,并把它看成画质总要,这对国画学说非常重要。其后在构图原则上历代画家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建立了一个完整体系的构图法则,具有强烈的中国民族特色的。 二、西方绘画构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西方古典绘画的构图是建立在透视准确的基础上的,把透视法则作为构图依据。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肖像画“构图法则”开始,到16世纪中叶受荷兰风景画发祥的影响,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相继产生,构图以透视法则为基本原则,绘画主要遵循客观真实性。到了19世纪,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体系开始瓦解,现代派画家用主观表现替代客观再现,不再把酷肖自然与否当作评判美术作品高下的标准,构图也不再以透视法则作为依据,逐渐地取消三维空间,构图平面化也成为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构图差异 (一)画幅形式 中国画常采用狭长的画幅,而西方绘画一般采用符合黄金比例的画幅。这与中西构图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画在构图上讲究经营位置,主要以散点透视的方法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物象相互联系在一起,不受任何比例的约束。在绘画中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打破焦点透视的视域范围去摄取景物,散点透视是我国画家的独创,这是中国画的基本的透视法则。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 而大多数西方传统绘画大师再绘画创作过程中遵循黄金分割律,体现黄金分割之美。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达·芬奇便广泛使用黄金分割律。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则完美的表现了黄金分割在油画构图中的运用。画中达芬奇运用黄金分割律来处理蒙娜·丽莎的头和身体的比例、位置,蒙娜丽莎脸部固定在矩形框中,而矩形框的比例是2:3,其比值正是黄金比0.618。同时蒙娜·丽莎的嘴角也处于黄金分割点上,恰好表现了这种神秘的微笑,使得这一微笑成为一种特定的形式美。此外,文艺复兴之后的众多艺术家们如维米尔、维拉斯开兹等画家也在其绘画作品构图中频繁使用黄金分割律。 (二)构图上虚实的处理 在中国画中,很多画幅中多运用“留白”的构图,即在画面中的一部分,不作任何安排,留下原本的画纸。这实际上也是对虚实的一种处理。“虚”是指画面上相对不很吸引观者视线的部分,是可以虚化、略化的,这些都是可以在画面上的空白部分。这种构图方法不仅不会使画面显得空虚,反而使人们产生意境和想象的空间。“白”即“无”,这种绘画语言就是遐想的生境, “无”有“无为”之意,在画面中起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国画水墨渗韵与妙造的留白在视觉上阐述着老子文化的精神境界,让“无中生有”达到了一个智性的高度。在西方绘画中说的是图和底的关系,在西方绘画中“底”往往是主体物象的周围或后面的事物,是被处理成“虚”的对象的,而“图”就是主体物形象或其它的陪衬物,是被处理成“实”的对象,西方绘画里的“虚”并不是处理成空白,而是一些和主体物象相呼应的物象,。“白”对西画来说叫高光,是画出来的,而对于国画来说,大多“白”是空出来的,这是两个画种在这方面最大的不同。 四、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构图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这是影响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自古以来的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对绘画的影响非常之大。中国画注重画家思想意境的表达多于技法的表现,这样就使构图上相对随意,赋予了中国画的生命活力,产生了画中的动感、局势,使中国画具有悠远、自由的特色。而西方受到传统科学精神观念的影响更注重知识性、合理性,因此西方绘画的构图大多显得中规中矩,给人以稳重的感觉,但是缺乏灵活感。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绘画出现了许多新的构图方法,但是整体的注重知识性并未被打破。 从以上的比较来看,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有不同的构图原则,使中国画和西方绘画呈现出不同的感觉。中国画注重随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