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轮机原理》讲稿第02章1.ppt

发布:2017-09-07约1.34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 一,重热现象 在h—s 图上,在过热区内,随着温度增加,等压线是呈扩散形;在湿蒸汽区,等压线是斜率为常数的直线。因此,在h—s 图上的两条等压线之间的距离(焓降)是随着熵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样一来,前一级的损失造成的熵增,能使后一级的理想焓降增加。即前一级的损失,加热了蒸汽本身,使后一级的进汽温度升高,即在后一级得到了利用——这就是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 四、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1、采用中间再热循环的原因 可提高或降低循环热效率 最有利的中间再热压力: 初压的(20~30)% 第四节 多 级 汽 轮 机 的 损 失 汽轮机除了各级级内损失之外,还有进、排汽管道的节流损失,前后端轴封的漏汽损失,机械损失。 一 ,前后端轴封的漏汽损失和漏汽量计算 1,漏汽原因: * 由于结构的要求,汽轮机大轴必须从汽缸内向外伸出并支持在轴承座上。这样,大轴和汽缸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 * 汽缸的高压端,缸内蒸汽压力大于大气压力,蒸汽必然要从间隙向外泄漏。 这样就减少了作功蒸汽量 , 降低了机组的经济性。 * 在机组的排汽端,缸内为真空运行,蒸汽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外界的空气将通过间隙流入汽缸内,破坏真空,也会降低机组的经济性。 第五节 汽 轮 机 装 置 的 效 率 火 力 发 电 厂 的 生 产 过 程 , 要 经 过 一 系 列 的 能 量 转 换 之 后 , 最 后 才 能 将 矿 物 燃 料 的 化 学 能 转 变 为 电 能 。 在 这 些 转 换 过 程 中 , 要 用 各 种 效 率 来 描 述 整 个 能 量 转 换 过 程 中 的 完 善 成 度 。 一,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汽 轮 机 的 相 对 内 效 率 是 衡 量 汽 轮 机 内 能 量 转 换 完 善 程 度 的 重 要 指 标 。 它 是 整 机 的 有 效 焓 降 与 理 想 焓 降 之 比 , 即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是考虑了机组进出口管道的压力损失和各级内能的 。 第六节 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一,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 蒸汽通过汽轮机通流部分膨胀作功时,对叶片的作用力由圆周分力和轴向分力所组成。其中,圆周分力推动叶轮作功,而轴向分力则对转子产生一个轴向推力。 在一般情况下,作用在一个冲动级上的轴向推力由 4 部分所组成: 1、作用在动叶片上的轴向力 :         当反动度不大时,压力反动度( )和焓降反动度相差不大,这样一来, 则上式为 第八节 压水堆核电汽轮机 一、压水堆核电汽轮机特点 1 初参数低,湿度大 反应堆供给汽轮机的蒸汽参数较低,压力为63bar.a,湿度为0.25~0.4%,温度约280℃,即为略带湿度的饱和蒸汽。这比常规火电汽轮机初参数低得多。 核电汽轮机在高压缸进口, 蒸汽在6.0 MPa 下, 进入时为略带湿度的饱和蒸汽, 温度约280℃。 膨胀至高压缸出口, 湿度增加到大约14% 左右, 进入汽水分离再热器去湿及再热至大约有70 ℃过热度, 然后进入低压缸部分与常规火电汽轮机有相似的工作过程,其初参数低,压力仅为亚临界机组的1/3,临界、超临界机组的1/4,同时湿度大,工作段大部分处于湿蒸汽区。 2 进汽量和容积流量大 压水堆核电汽轮机最主要的热力特点就是大功率,小绝热焓降,大流量和大容积流量,效率低。核电与火电站1000MW汽轮机热力特点比较见下表。 核电与火电站1000MW汽轮机热力特点比较 项目 种类 参数 总焓降 新汽量 排汽量 排汽量/新汽量 通流效率 ℃/bar kJ/kg t/h t/h % 核电1000MW 280/265/64.3 1027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