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作业成本法企业应用探索.doc

发布:2018-05-22约2.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业成本法企业应用探索-会计 作业成本法企业应用探索 世仓物流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杨 丹 作业成本法也称ABC 成本法,其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较好地解决了成本核算中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实际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与分析,阐述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以期为企业更好地应用作业成本法提供借鉴。 一、作业成本法计算流程 作业流程可详见下图: 世仓物流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 年,总部位于上海,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493.728 8万美元。是专业从事密集存储设备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及售后服务的企业。目前公司产品种类多元,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自动化立体库、穿梭式立体库、普通式货架等产品类型。产品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是国内最大的专业存储设备制造企业之一。2008年公司金山生产基地投产运行,年产能超过6 万吨。2014 年实现营业收入4 亿元,净利润2 000 万元。 公司主要产品为自动化立体库、穿梭式立体库、普通式货架等。各类型货架生产工艺大致需经过轧制、焊接、喷涂、机动、自动化装配等五个环节。在推行作业成本之前,成本核算方法一直采用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下各类成本费用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进行归集与分配。 对于直接材料的分配,由于有BOM 清单作为成本归集的标准,因此直接材料的归集与分配较为清晰,符合成本归集的原理“谁耗用、谁承担”。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统一在各科目及其二级明细科目中归集,按各类产品工时进行分配。这种成本计算方式的优点在于计算简便,适用于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比例较小,可以忽略制造费用分配不均对成本失真的影响。缺点在于由于没有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归集并分配,难免造成部分产品没有发生与之关联的费用,而在当期却又被成本分配的现象。对于应当承担全部费用的产品却未被分配到足额的成本费用,以致不能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会给管理层在成本分析、产品价格决策等一系列问题上带来影响。 二、实际成本法下核算例解 为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作业成本核算过程,以下对世仓物流201X 年成本核算资料,分别运用实际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对相同报告期内的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并作出说明。分别见表(1)、表(2)、表(3)、表(4)、表(5)、表(6)。 在实际成本法下,由于直接材料的分配通过BOM 清单作为分配的依据,在领料初始环节,产品的材料成本很容易归集并计算出来。因此在表(1)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年度内各类别产品的直接材料核算情况。但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的分配就显得较不合理。实际成本法下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未按照成本中心归集,因此也无法做到按成本中心进行分配。 根据上述资料,各类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按本产品年度累计工时数计算过程如下: 立体库- 直接人工:2527÷5760×943 = 414万元 穿梭式-直接人工:2053÷5760×943=336 万元 普通货架- 直接人工:1180÷5760×943=193万元 立体库-制造费用:2527÷5760×2357 = 1034万元 穿梭式-直接人工:2053÷5760×943=840 万元 普通货架- 直接人工:1180÷5760×943=483万元 上述计算完整地反映了实际成本法下产品核算的全过程,其结果详见表(4)、表(5)、表(6)。 三、作业成本法下核算例解 在实际成本法下,穿梭式货架的毛利率达到31%。经分析,原本应由穿梭式货架完全承担的自动化装配工序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类别中予以分摊,使得该类产品成本偏低、其他类产品成本偏高,无法客观反映企业各类产品的真实成本。因此管理层对报告期内的成本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并按作业成本进行分类、核算。 首先企业对表(2)、201X 年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明细发生额的资料按成本中心进行整理并归集,得到结果。见表(7)。 除对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除按成本中心归集其发生的费用外,对大类产品的工时数也按照各工序进行统计,并以此作为分配的依据,见表(8)。 同时计算材料及制造类与毛利。分别见表(9)、表(10)、表(11)。 通过上述核算发现立体库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