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

发布:2017-08-28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内容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现代社会成为高速度、高效率、高竞争社会。社会的变化以及其高竞争的特性又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冲击,使心理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必须在全国中小学普及、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并以此推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目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就对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术 整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学校心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独立的心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等。如今已进入网络教育时代,尤其是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目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多年,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在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可行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这一特点决定了要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而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模式为:活动,体验,感悟,分享,这四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所以说二者只要找准结合点,整合是完全可行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 在过去的十年,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它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先进的网络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虽然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冲击和威胁。所以,寻找信息技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在教给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辨别真伪、区分美丑、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使二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成了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学课件辅助教与学 教学课件辅助教与学是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支持的以课堂讲授型为主的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环境。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一般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去体验,能用到教学课件的时候较少。但一旦使用到教学课件。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对情景的渲染则能使整堂课生动起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心理健康课诸如心灵成长、意志锻炼、挫折教育等主题在课堂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空间较小,所以信息技术可更多应用于课前、课后资料的查找上,在这一过程当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高了他们在大量信息中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而在潜能开发(记忆力、观察力训练……)、创新思维培养方面,二者整合的空间则相对较大。究竟怎样整合,还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 2、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的不懈追求。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课与学科的系统教学有较大不同,心理课更多倾向于活动形式,所以,我们除了运用传统的电脑课件进行教学外,还可以利用多功能电教室的先进设备,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情绪疏导、思维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当然,心理课不是信息技术课,我们只能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而不能本末倒置,背离初衷,所以,不管怎样使用网络,最终我们都还是要引导学生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