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之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之探讨
燕山学校 郭少云
摘 要:心理健康工作涵盖范围很广,当前大多数的校园心理健康工作主要集中于危机干预板块。相对来讲,广而远之的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里、性心理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欠缺。这一方面源于心理教师的力量单薄,另一方面源于心理工作方面的信息技术力量支撑欠缺。为确实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借鉴优秀心理健康工作案例,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支撑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在全校范围渲染浓厚的心理学氛围,亦真正实现心理学科对学校各个层面工作的服务价值。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方法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科学知识;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帮助信箱,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指导等。相对心理学科,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灵活性和及时性、资源共享性、自主性和自助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的优势,我们可以开展以下形式的心理学活动:在线心理调查、制作心理健康教学课件、制作心理网页、建立班级博客、创设心理咨询网站、编写校本教材。如此,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受时空限制、服务对象有限、经费投入较大和心灵开放程度较低的局限性,丰富和优化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简单的工作框架介绍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网络心理课堂
心理辅导
多媒体课件
心理健康知识
子课堂
电子邮箱
子课堂
子课堂
专线QQ辅导
在线论坛交流
班级博客
学生惑难
教师课件课件
学生区
家长区
教师区
借鉴他校优秀心理工作案例,我们可从以下方法和策略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1.网络心理课堂
网络心理课堂,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的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它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崭新的心理教育形式。
网络心理课堂在中小学课堂中尚较难实现,对此,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可结合实际情况创建这样的平台。
网络心理课堂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过程,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网络心理课堂是一个系统性课堂,是由许许多多的子课堂构成??子课堂之间既是独立的,又具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每个子课堂都有自己不同的主题,因为每个子课堂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子课堂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为依据,根据不同的主题,系统性地设计不同的子课题,并随着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增加子课题。比如,根据目前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处理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一个青少年人际关系网络课堂,其中可包括“学生与父母”、“学生与同学”、“学生与异性朋友”“学生与老师”等子课题。在不同的子课题里,根据具体内容的性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版块,力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设计一个“亲子关系课堂”,然后就这一课堂设计多个版块:“亲子关系测定”等心理测量量表供学生进行自测;“亲情演绎”等心理故事供学生阅读;“家庭写真”等心理问答让学生自省;“心理加油站”与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双向交流;“心理聊天室”与所有参与这一课堂的网友进行心理交流等,通过这多种形式全面地,系统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网络心理课堂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课堂,它的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选择参与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从而获取相关的心理知识,培养促进身心健康的技能。这个课堂充分发挥网络独特的优势,给“来访者”抑或真正需要的学生一个最安全、最灵活的心理咨询空间。
2.利用网络的隐匿性开展网上心理辅导
???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部分家长,学生可以在值班时间同心理辅导老师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①电子邮箱: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报》,向学生及其家长公布学校心理辅导专用信箱。电子信箱可以弥补以往信箱的不足,一方面学生或家长可以更为方便地发送邮件;另一方面,来信者无须顾虑其他人的看法。对于心理辅导老师来说,回复也更加方便。双方收发邮件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电子邮箱收集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专题,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报》做集体回复或根据来信者共同反映的问题,提供相关的心理知识。电子邮箱操作较简单,亦可以保证一对一的回复,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往常学生信箱的弊端。
②专线QQ辅导。这是我校运用最多的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用专线QQ辅导的最大优势是“来访者”在与心理辅导老师交流时没有任何顾忌。他们能够自然地说出真话,吐露真情,甚至可以不隐瞒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与性有关的心理、生理问题,在面对面的情景下,他们可能难于启齿。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对性知识的渴求尤为明显,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往往很难作出当面与老师交流的决定。利用网络资源,利用QQ辅导的方式为我们收集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