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池爆破开挖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带钢易地改造工程 漩流池爆破开挖施工方案】
PAGE
PAGE 38
一、工程概况
1.1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热轧钢带易地改造工程,由中冶京唐建设公司承担施工任务,其中旋流井基坑开挖拟委一公司组织并进行松动爆破,然后进行开挖清渣。土方开挖上开口直径经放坡后达到57.3m,岩石层上开口直径达到34.0m,锥底直径15.8m。预计土层开挖总方量为:
1.2地质情况
山体岩体初步勘察显示:岩石种类为花岗片麻岩,上层强化厚度为9.10m,下层及中风化厚度为8.3m,岩石色泽为灰褐—灰绿色,主要成份石英、斜长石、角闪石等。地质报告介绍没有地下水涌出,按岩石可爆性划分,属于中坚和特坚硬岩石之间。花岗岩,硬度约为8级,岩石结构致密,层理、节理和裂隙较发育,较难破碎,土石比例为1:9。
1.3工程环境
目前改造工程场地四通一平正在进行之中,爆破中心点距离150m半径范围内,暂无建筑物和构筑物,但后期搅拌站于4月10日投入使用,距离基坑边50米,南侧及西侧厂房柱基础陆续进入砼施工阶段。目前环境适宜开展爆破作业,对周围建筑不会构成破坏。-22.35m以上部位占总爆破任务量的85%,剩余的15%工程用凿岩机小钻进行爆破,地震波对周围新建基础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将。
1.4工期要求:总工期为210天。
二、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总体布置
施工总体布置包括:场地内外施工道路、风、水、电系统及临时住房等。
2.1.1施工道路:根据现场施工特点,只能开挖2个工作面即南侧和北侧,因此修建二条由工作面通向场外公路的宽8m石渣施工便道。
2.1.2供风:主体采用高风压潜孔钻机,1台12 m3/h 1.2MPa空压机供风。边坡钻眼采用风动凿岩机,1台9m3/h 0.8MPa电动空压机供风。
2.1.3供电:本工程施工供电电源已接至工地,采用3*70+2*35铜芯电缆架空敷设。
2.1.4供水:采用DN40焊接钢管从搅拌站引接至施工区域4 m3铁制水箱
2.1.4.1生活用水,与施工用水公用(施工用水从甲方临时生活水管道引接)。
2.1.4.2生产用水:拟在空压机附近安装4 m3
2.1.5现场炸药库和雷管间:由公安机关指定地点筹建。
2.2边坡护壁施工方案设计
因施工区域场地极其狭窄,边坡坡度设计受到很大限制;地层地质情况在粘土层与岩石层之间夹有中砂及卵石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要求,施工方案作如下设计:
2.2.1±0.000m~-11.000m 为粉质粘土层,局部存在中沙层。采用1:0.5放坡进行分层开挖。开挖至-11.10m时,沿池壁外侧交圈做砼围护墙,围护挡墙底部在岩石基层面上采用建筑胶进行植筋,确保围护墙与岩石基层有效连接。砼围护墙顶部制作安装1.2m安全围栏,结构类型采用标准图集。
2.2.2 -11.000m~-22.350m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呈强风化层,局部呈中风化层。局部存在中砂及卵石层,呈透镜体状分布。随爆破施工进度,沿池体外壁边缘自上而下做双层防护网护壁。冲渣沟图纸未到本次不做考虑,但冲渣沟随旋流井跟进施工,冲渣沟与旋流井相接处采用凿岩穿孔,预留插筋。配电室基础待冲渣沟施工完毕回填后方可施工。
2.2.3 -22.350m~-34.500m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呈中等风化层,局部存在中砂及卵石层,呈透镜体状分布。爆破清除后做300mm厚C15砼垫层压实赶光。
2.3爆破及排渣施工方案设计
为减少二次边坡处理工作量,便于防护网安装,减少爆破对邻近建筑物的震动冲击,沿筒壁外侧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基坑从上至下分台阶采用宽孔距小排距爆破施工。
排渣施工采用两台50t履带吊配自卸抓斗,进行垂直吊运自卸装车。为最大限度提高吊运效率,夜间厂外运输停止时,石渣吊运出基坑后,就近堆放,白天采用装载机和履带吊自卸抓斗同时装车外运。坑内石渣采用两台挖掘机配合装填,吊运工具也可以采用自制钢斗,斗容量4m3。
三、土体支护及岩石护壁施工方案
3.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测量自然地面标高→▽-11.00m 以上分层放坡开挖→施工▽±0.00-▽-11.00m钢筋砼围护墙及回填→临时钢梯、安全栏杆→▽-11.00m-▽-22.350m爆破、机械挖岩、吊渣、运渣、防护网施工、喷涂→▽-22.35m-▽-34.50m爆破、机械挖岩、吊渣、运渣、砼垫层施工→旋流井底板→旋流井外壁及稳流板→C20素砼旋流井封底→平台及下部旋流井内、外壁→▽0.5m平台及下部旋流井内、外壁→旋流井外围填石粉→露天栈桥柱基础及露天栈桥现浇柱、渣池、旋流井内钢梯、栏杆等。
3.2 操作要点:
3.2.1 ▽-11.00m 以上粘土层土方开挖采用自然放坡,放坡系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为1:0.5。为避免下雨时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