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隧道开挖爆破施工设计方案.doc

发布:2018-08-29约5.9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洞身开挖 4.1.1隧道洞身开挖工艺 首先必须根据围岩类型选择合适的断面开挖方法,Ⅰ~Ⅲ级围岩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对于Ⅳ、Ⅴ级围岩可采用台阶法、单侧壁导洞法、双侧壁导洞法等进行全断面开挖或采用半断面开挖的方法。对于Ⅳ、Ⅴ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各种方法均存在开挖与支护互相干扰的情况,要注意完善施工组织和管理,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减少对围岩及已施工的支护的扰动。当采用半断面开挖方法时,下半断面开挖厚度及用药量要严格控制,减小扰动,防止拱部围岩失稳。同时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对水平收敛值、拱顶下沉值进行严格监控量测,并将量测结果及时反馈、指导施工。尤其对于不良地质地段,在开挖前必须用地质雷达、超前小导坑等方法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同时做好预加固、预支护等辅助施工措施。 其次,隧道开挖一般采用钻爆法施工,应根据围岩类型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对于硬岩应采用光面爆破,注意以下几点:①放样准确,②打眼准确,③周边眼采用小直径或间隔装药,④全断面施工的微差控制爆破技术,⑤定期和及时检查断面,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对于软岩应采用预裂爆破,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根据现场爆破成缝试验确定预裂孔间距﹑孔径和线装药密度 (即单位长度钻孔的装药量),及药卷直径小于孔径的不偶合装药方式的装药不耦合系数;(2)确定预裂爆破各参数后,要严格控制预裂孔的成孔质量①预裂孔的角度不能超过允许范围,否则需废孔移位重新开孔;②预裂孔的孔间距要满足爆破设计要求,若孔间距过大,则进行插孔处理;③预裂孔的孔深要满足爆破设计要求,末达规定深度须进行补钻。 4.1.2爆破参数计算 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时行钻、装药、接线和引爆,同时应满足钻眼爆破施工开挖的质量要求。在施工作业中要充分考虑岩石的抗爆性,炸药品种及用量计算,炮眼(临空眼、掏槽眼、扩槽眼、掘进眼、内圈眼、底板眼、周边眼)布置、布置形式和炮眼数量、直径、长度、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起爆网络,凿岩机的台数安排,钻爆参数的选择等,然后再进行爆破设计。 4.1.2.1光面爆破设计 Ⅳ、Ⅴ级围岩在隧道爆破施工中一般采用预裂爆破作业,Ⅱ、Ⅲ级围岩在隧道爆破施工中一般采用光面爆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参数参照表1—1和表1—2并在现场进行爆破试验获得。 光面爆破参数 表1—1 岩石 种类 饱和单轴抗压极限强度 Rb(MPa) 装药不偶合系数D 周边眼间距 E(cm) 周边眼最小抵抗线 V(cm) 相对距离 E/V 周边眼装药 集中度 q(kg/m) 硬岩 >60 1.25~1.50 55~70 70~85 0.8~1.0 0.30~0.35 中硬岩 >30~60 1.50~2.00 45~60 60~75 0.8~1.0 0.20~0.30 软岩 ≤30 2.00~2.50 30~50 40~80 0.5~0.8 0.07~0.35 预裂爆破参数 表1—2 岩石 种类 饱和单轴抗压极限强度 Rb(MPa) 装药不偶合系数D 周边眼间距 E(cm) 周边眼至崩落眼间距 (cm) 周边眼装药 集中度 q(kg/m) 硬岩 >60 1.2~1.3 40~50 40 0.35~0.40 中硬岩 >30~60 1.3~1.4 40~45 40 0.25~0.35 软岩 ≤30 1.4~2.0 30~40 30 0.09~0.19 光面爆破属于控制爆破的一种,是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用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方式。由于光面爆破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具有两个自由面,受到的夹制作用较小;而且装药量远小于主爆区的装药量,故振动影响较小,对保留基岩的破环较轻微。它能够有效的改善围岩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有利于围岩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并延长隧道的使用年限;同时,它在减少超挖、降低施工费用方面的经济效果也是很大的。 = 1 \* GB3 ①光面爆破抵抗线的确定 一般光面爆破的抵抗线按式1-1经验公式确定: Wmin=(10~20)d 1-1 式中 Wmin——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线 m, d ——钻孔直径 m。 本隧道采用的是手持凿岩机,钻头直径为40mm,故 Wmin为40~80cm。 = 2 \* GB3 ②孔距 光面爆破的孔距可采用式1-2选用: a=(0.6~0.8) Wmin 1-2 式中 a——光面爆破孔间距 cm, Wm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