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

发布:2023-02-01约1.9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学实验基础知识 (一)控制电路 一、限流式接法(串联电路) 图(甲) 图(乙) 1、开关 S 闭合前,图(甲)触头 P 应置于 b ,图(乙)触头 P 应置于 a ; 2、缺点:调节范围小,不能从零开始调节; 3、优点:电路简单,节能; 4、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跟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比相差不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还小). 解释:Rx 较小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较大,限流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较大,调节范围也比较大。但不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大越好。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大,不能实现“细腻”的电压调节。记忆:限流式接法——以大控小,右图中 R0 为略大。 二、分压式接法(串、并联电路) 图(丙) 图(丁) 1、开关 S 闭合前,图(丙)触头 P 应置于 a ,图(丁)触头 P 应置于 b ; 2、缺点:电路复杂、耗能; 3、优点:电压、电流可以从零开始调节,调节范围大; 4、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大)。 解释:Rx 较大时,分压式接法中 Rx 几乎不影响电压的分配,滑片移动时,电压变化接近线性关系,便于调节。 记忆:分压式接法——以小控大。 (二) 电阻的测量 一、多用电表欧姆挡粗测电阻 1、“红”表笔插入正孔,“黑”表笔插入负孔,无论测量电压、电流还是电阻,电流都是从红表笔进,黑表笔出。 2、多用电表欧姆挡刻度不均匀,左密(最左为∞)右疏(最右为 0),指针指在中值附近较准,即指针应指在表盘 1/3~2/3 之间。 3、若指针偏转角太小(示数大),则要换大倍率;若指针偏转角太大(示数小),则要换小倍率。 4、每次换挡需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操作方法: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电阻零刻度线。 5、读出示数要乘以倍率,即 Rx=指针示数×倍率,结果取 2 位或 3 位有效数字,尽可能用科学计数法表达测量结果。 5、使用完毕,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二、伏安法精测电阻 熟记:大电阻适合用内接法,测量值偏大;小电阻适合用外接法,测量值偏小。注意:内、外接法是指安培表相对待测电阻的位置关系。 1、若已知伏特表、安培表、待测电阻的大约阻值,用临界阻值法确定是大电阻还是小电阻。 若 RX ,则为大电阻,用内接法;若 RX ,则为小电阻,用外法。 2、当电表内阻准确可知时,测电阻可以做到无误差 若知道伏特表内阻 Rv 准确值,知道安培表内阻 RA 大约值,则用外接法;若知道安培表内阻 RA 准确值,知道伏特表内阻 Rv 大约值,则用内接法; 3、若不知道伏特表、安培表、待测电阻的大约阻值,用试触法确定是大电阻还是小电阻。 按如图所示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柱P先后与 a、b处接触一下。 ①如果电压表示数相对变化较大,即ΔU U ②如果电流表示数相对变化较大,即ΔU U  ΔI ,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应接 a); I ΔI ,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应接 b)。 I 三、测量电阻的方法拓展 1、伏伏法测电阻、安安法测电阻 待测元件 Rx 电压表 V1(内阻为 r1)电压表 V2  待测元件 Rx 电流表 A1(内阻为 r1)电流表 A2 4、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实验主要步骤简述: ①闭合 S1 断开 S2,调节 R1 使电流表满偏; ②闭合 S2,调节 R2使电流表半偏,则电流表内阻 Rg=。 ③思考:这种测量方法是否存在误差?是,半偏法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要比电流表的实际内阻小。 半偏法测表头、电流表内阻 实验主要步骤简述: ①闭合S,调节电阻箱 R0=0,调节滑动变阻器 R 使电压表满偏; ②调节电阻箱 R0 使电压表半偏,则电压表内阻 RV=R0。 ③思考:这种测量方法是否存在误差?是,若 RV 很小时,测量值偏?。 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 5、电桥法测电阻 实验主要步骤简述: 规律:对角线电阻乘积相等时,电表无示数①调节电阻箱 R1 使灵敏电流 规律:对角线电阻乘积相等时, 电表无示数 ②则待测电阻 RX= R1。 ③思考:这种测量方法是否存在误差?否。 6、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三维》P253 7、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三维》P255 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五、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旧教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