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复习卷:滴定原理及其应用.docx

发布:2019-02-17约4.8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滴定原理及其应用练习卷 1.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mL0.1000mol·L-1NH4SCN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mL0.1000mol·L-1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0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_____mL,测得c(I-)=________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 答案: (1)250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2)避免AgNO3见光分解 (3)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 (4)否(或不能) 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10.00 0.0600 (6)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2.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 Ca2+ Mg2+ Fe3+[来源:学+科+网Z+X+X+K] 开始沉淀时的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时的pH 13.9 11.1 3.2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 ?????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 (2)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 (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 (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 。? 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 (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42-+2H+=Cr2O72-+H2O? Ba2++CrO42-=BaCrO4↓ 步骤Ⅰ 移取x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mL。 步骤Ⅱ:移取y mL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 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 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使用酸式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 (填“上方”或“下方”)。BaCl2溶液的浓度为?????? mol·L-1。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Ba2+浓度测量值将?????????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a、c (2)Fe3+;Mg(OH)2、Ca(OH)2;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 (3)上方;(V0b—V1b)/y;偏大 3.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