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
摘要
无人机遥感技术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研究以“引黄入冀补淀
工程”为例,探究无人机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模
型,对航拍弃土场的影像进行处理,得到DOM 和DSM 影像,并据此测算弃土场面
积和弃土量;基于DOM 影像进行面向对象的分类,自动测算出各弃土场苫盖、裸
露地表、植被等各地类的面积;依据DOM 影像和DSM 影像提取弃土场的坡长、坡
宽、坡度等地理信息,结合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对每个弃土场的土壤
流失量进行模拟,将其和实测值进行比较,探究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主
要结论如下:
(1)本研究构建的六组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模型,计算精度均可满足生产要求。
其中 Pix-Con 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计算弃土场面积的误差为 1.23%,计算弃土场
弃土量的误差为2.97% ;项目区内如有坑塘等水域,采用PhotoScan 得到的DOM 和
DSM 影像精度最高,如无水域,则采用Pix4D 得到的影像精度最高;
(2 )对DOM 影像进行分类能够快捷、准确地获取裸露地表、苫盖、植被等不
同地类的面积。采用eCognition 对三个典型弃土场进行面向对象的分类,Kappa 系
数分别为0.86、0.82 和0.71 ,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3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并依据《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可以方
便快捷地获取土壤流失量,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基于
测算导则计算日降雨侵蚀力Rr 或查询附表获取Rc ,模拟出的土壤流失量与实测值
较为接近;基于月降雨侵蚀力Rm 模拟出的土壤流失量可达到实测值的数十倍,与
实际情况不符。
关键词:引黄入冀补淀,无人机遥感,影像分类,土壤侵蚀模型,水土流失量
I
目录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1.2.1 无人机遥感技术概述 2
1.2.2 弃土场面积、弃土量的测算 3
1.2.3 影像分割、影像分类的研究 3
1.2.4 测算土壤流失量的方法 5
1.2.5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6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8
2.1 工程概况 8
2.2 研究区概况 8
2.2.1 气候水文 8
2.2.2 土壤植被 9
2.2.3 地貌地质 9
2.2.4 土壤侵蚀 9
2.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9
2.4 研究方法 10
2.4.1 获取无人机遥感影像 10
2.4.2 构建数据处理模型 12
2.4.3 分地类测算面积 16
2.4.4 测算土壤流失量 19
2.5 技术路线 26
3 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模型 27
3.1 弃土场面积、弃土量计算结果 27
3.2 DOM、DSM 影像精度分析 27
3.3 弃土场面积计算结果分析 31
3.4 弃土场弃土量计算结果分析 32
III
目录
3.5 本章结论 33
4 分地类测算面积 34
4.1 1#弃土场影像分类 34
4.1.1 分割结果 34
4.1.2 分类结果 35
4.1.3 精度评价 36
4.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