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卡抗结核免疫调节剂的新星.ppt

发布:2019-04-30约4.34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结核病的化疗与免疫治疗 上海市肺科医院 肖和平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微卡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 促进外周血T细胞增殖 ⑴ 增强机体免疫 · CD3和CD4细胞↑,CD8细胞↓ · 激活巨噬细胞,提高H2O2 调节NO水平 ⑵ 抑制超敏反应 · 减弱结核菌攻击后PPD反应 微卡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免疫调节疗法诞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 许多药物是在上市后才发现其免疫调节作用的, 故大多数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强。 已有制剂有: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 喹哌类、吲哚美辛、沙利度胺、萘普生、西米替丁等 。 细胞壁 免疫调节作用 多糖 蛋白 脂类 核酸 冻干治疗用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1991WHO惟一推荐 机体感染 结核菌 巨噬细胞 首先被激活 参与清除 结核菌 感染后2-3周 T淋巴细胞 介导的保护 性免疫反应 T淋巴细胞CD4+T、CD8-T CD4+T淋巴细胞 为最主要的效应细胞, CD4+T介导Th1/Th2免疫应答 CD4+T细胞主要分为Th1和Th2细胞两个功能性亚群。 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γ、TNF-α和TNF-β等因子; 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IL-8、IL-10、和IL-13等因子。 未接触抗原(naive)的CD4+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先分化为Th0细胞,它是Th1和Th2的前体细胞,可在不同的信号刺激下分化为Th1或Th2细胞。 Factors to influence development TH1 and TH2-like T lymphocyte (Corrigan CZ 1997) NK M mast Thp Tho ? IFN-? IL-12 IL-4 Th1 ? Th2 ? ? IL-4 IL-13 IL-3 IL-5 IFN-? ? IgE/allergen ? 结核病患者Th1/Th2失衡,Th1免疫低下,Th2免疫相对亢进 急性毒性实验 小鼠腹腔、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200mg/kg, 肌肉注射最小致死量290mg/kg。 (人正常用量为:菌液0.5mg,相当于蛋白22.50 μg ) 过敏性试验:以豚鼠及家兔观察 其全身性过敏反应、热源检测以及肌肉局 部刺激实验。结果检查注射部位无明显变 化,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除针迹部位少数 肌纤维玻璃样变性间质轻度水肿,少量炎 症细胞浸润外,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 长期毒性实验:狗肌注100倍于人用剂量,大鼠肌注1560倍于人用剂量,每周三次,共注射三个月未见主要脏器有病理功能与形态变化。血液学5项指标,血清学10项生化指标均正常。 剂型特点 由于分枝杆菌外层有腊质,在液体状态易聚成团,接种时产生局部不良反应;而冻干保护剂可在胞壁外层形成保护膜,防止相互粘连。 微卡采用冻干剂型以取代国外液体皮内注射剂型,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发热或硬结。未见过敏性休克发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 * * 抗结核药物的研制 乙 对 吡 环 硫卡 乙 卷 链 氨氨 紫 异嗪 丝 异那 胺 曲 利 霉 柳硫 霉 烟酰 氨 烟霉 丁 霉 福 素 酸脲 素 肼胺 酸 胺素 醇 素 平 1944 1946 1950 1952 1955 1956 1961 1962 1966 化疗进展六阶段 短程化疗时代 间歇化疗的应用 不住院化疗的开展 标准化疗方案的形成 药物联合的开始(S+P) 抗结核药物的发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