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临港新城核心区建设管理大会上的讲话 江苏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doc

发布:2018-10-07约6.7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 4 — 港 城 通 报 第2期 江阴临港新城党政办公室 2013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临港新城“五个提升年”活动要求,加快推动核心区建设管理取得新的突破。3月5日,临港新城召开核心区建设管理大会,七管齐下,狠抓重点,全面打响核心区新一年建设管理攻坚战。现将市委常委、临港新城管委会主任徐冬青在核心区建设管理大会上的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七管齐下 狠抓重点 确保临港新城核心区建设管理取得新突破 ——在临港新城核心区建设管理大会上的讲话 徐冬青 (2013年3月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临港新城核心区建设管理大会,这是临港新城大力实施“五个提升年”活动、春节以来继“项目推进提升年”之后打响的第二个攻坚战,充分表明临港新城党工委、管委会对加快核心区建设管理、加快申港区街一体化纵深推进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全面启动了以核心区为重点的澄西卫星城建设,有力有序地实施了大规划、大拆迁、大投入、大建设,核心区形象面日新月异,上级肯定、百姓满意,城市发展已经开始驶上快车道。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澄西卫星城城市设计的三维动画展示片,美好蓝图让人心动、激动,更有付诸现实的冲动。赵巧新副主任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工作部署,各有关部门分别领到了核心区建设管理的目标任务书,有关单位代表还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重在落实、抢抓落实、全面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管理 核心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大局,也是临港新城“三城”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是“三城”建设“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出形象之年,也是核心区快出成效、大见形象之年。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管理是“跨越所需”、“竞争所迫”、“民心所向”,要全力抢抓转瞬即逝的发展机遇,下定决心,咬紧牙关,坚决打赢核心区建设管理这场硬仗。 1、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管理,是临港新城实现跨越赶超、提高对外形象地位的迫切需要。纵观国内先进开发区,无不是在城市建设管理上有着成功经验和鲜明特色,比如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的海派国际,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精致规范。客观地讲,临港新城与这些一流开发区相比,档次低了一点、土气多了一点、规范少了一点、气势弱了一点,特别是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比中,临港新城城市科学管理去年虽然上升了80名,但还落后于有些周边开发区等经济实力与我们相差较多的开发区,足以让我们坐立不安、寝食难安。核心区是临港新城对外形象的集中展示区,也是未来的行政文化中心,它的使命决定了在建设管理上只能领先、不能落后,只能加强、不能弱化。我们要超前谋划、快速推进,把核心区建设管理不断提高到新的境界,以脱胎换骨、日新月异的城市革命,确立临港新城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开发区的标杆地位。 2、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管理,是临港新城加速产城融合、提升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迫切需要。前工业时代,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什么样的城镇面貌;而后工业时代,什么样的城镇建设带来什么样的产业发展。对于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临港新城来说,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好坏决定着产城融合水平的高低。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才是评价地方党委政府执行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标尺。如果我们拆迁腾地不跟上、企业“退城入园”不及时、港口能级不提高、城市建设不加快、管理水平不优化,临港新城对内的凝聚力、对外项目、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就会下降。据初步统计,无锡约有90%的外商居住在苏州、上海;临港新城绝大部分外商居住在江阴市区和常州市区,这足以让我们警醒忧急起来。尤其作为申港街道来讲,要发挥核心区对临港新城产城融合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显得更为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在腾空间、建载体、优功能、强管理上矢志不渝、主动作为,加快形成人们流连忘返、项目竞相落户的核心区产城融合生动局面。 3、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管理,是临港新城建设新港城、造福澄西人民的迫切需要。城市是人类居住的高级阶段,人民来到城市、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核心区启动建设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设一个国际气息、现代气质、滨江临水的核心区,完全符合临港新城“三城”建设战略,完全符合澄西百姓、申港人民的愿景期待。好比申港是块“好料子”,如果因为我们建设没水平、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成为污迹斑斑的抹布,我们也将被钉在后人议论和指责的耻辱柱上。我们要以“有诺必践”的责任感回应百姓期待,一鼓作气将核心区建设管理不断推向前进、走向成功,让百姓看到变化、看到希望,不断激发起共建共享的认同感、自豪感。 二、七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