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发布:2016-06-13约4.3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秋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 命题人:张冰 审核人:卜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体的构成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载物台                       C.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真核生物 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2.以下元素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是 A.Ca 2+ B.SO4 2― C.Zn2+    D.H2PO4―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可以发现由碘参与组成的甲状腺激素 B.C、H、O、N、P、K、Ca、Mg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种有机物中都存在 C.在肺炎双球菌的化学组分中,P元素仅存在于DNA和RNA分子中 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酸与ATP都含有C、H、O、N、P元素 B.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 B.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 培养液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11.下列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  ) 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有的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RNA B.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原核细胞没有 C.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病毒既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糖体 B.病毒体内的蛋白质是由核酸控制合成的 C.甲型H1N1病毒、艾滋病病毒可以离开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D.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容易出现变种,故疫苗研制工作比较困难 A B C D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叶 肉细胞 脊髓灰质炎病毒 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下列关于细胞器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结果 B.线粒体与叶绿体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C.在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和高尔基体分别对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D.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和线粒体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实验表明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质,而且这类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在内质网中含量较多,在高尔基体中含量介于两者之间。根据这一结果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判断,正确的是(  ) A.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细胞膜是由内质网膜直接转化而来 B.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同一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成分、结构相同 C.这类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完成了加工过程 D.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B.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 C.健那绿染液可将细胞质染成蓝绿色 D.藓类叶片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1.“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的蛋白质。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 A.核糖体   B.内质网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2.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产生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内含有50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的pH大约在4.8,比细胞质中的pH(7.0~7.3)低。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溶酶体膜不会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D.溶酶体中的酶进入细胞质中将失活 3.24. 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