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00054》2014版白瑷峥主编第13章-控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控制的方法(续) (三)质量控制的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为中心,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管理体系,它具有多指标、全过程、多环节和综合性的特征。 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 (2)质量管理的过程和范围是全面的 (3)参加质量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 (4)管理质量的方法是全面的 质量控制的方法(续)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18个字: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数理统计方法。 一个过程:即企业管理是一个过程。 四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方式,简称PDCA循环。 八个步骤:在计划阶段:(1)分析现状(2)分析原因(3)找出影响因素(4)提出计划,制定措施。在实施阶段:(5)执行计划,落实措施。在检查阶段:(6)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在处理阶段: (7)总结经验,巩固成绩(8)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质量控制的方法(续) 3.PDCA循环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 PDCA循环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的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PDCA循环的特点: 一是程序化,必须按P-D-C-A的顺序转动,不可逆转;二是层次化,适用企业、部门、环节、个人;三是高效化,每循环一次,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新提高。 管 理 学 原 理(2014年版)白瑷峥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保险职业学院 包 敏 第十三章 控制 第一节 控制概述 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第三节 有效控制的原则 第四节 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学习内容 ? 识记(Ⅰ): (△) 控制的概念; 预算及其种类,ABC分类法的含义,经济批量的含义 ? 领会(Ⅱ): (*) 控制的必要性,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控制的目的; 控制的类型,控制的过程; 控制的内容,全面质量管理 应用(Ⅲ): (※) 有效控制原则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节 控制概述 控制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 一、控制的概念 从狭义讲,控制就是指 “纠偏”,即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针对出现的偏差情况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计划得以顺利实现。“维持现状” 从广义讲,控制不仅限于“纠偏”,同时还包含着在必要时修改计划标准,以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打破现状” 在管理活动中,完整的控制包括了“纠偏”和“调适”两方面含义。控制的功能是将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进行比较,其间如果有任何差异,即由控制予以纠正与处理。 实际绩效 预期绩效 差异 二、控制的必要性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执行计划的活动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与计划不一致的现象,管理控制也就成为必然。 (一)环境的变化 组织外部环境变化要求对原定计划相应调整。 (二)管理权力的分散 组织的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三)工作能力的差异 工作能力差异,导致实际结果可能在质、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 三、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 控制工作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与其他管理职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活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改变其他管理职能的活动,使管理过程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一)计划和控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控制的标准来源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是计划目标能够实现的保证)。 (二)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要有组织的保证 (组织结构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工作效果越好)。 (三)领导影响着控制工作的质量 领导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领导,保证控制的有效进行。 简答题:简述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 【2015年10月考题 ,本题5分】 历年真题 四、控制的目的 (一)控制的基本目的,就是要“维持现状” 通过纠正措施,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二)控制要“打破现状” 根据新情况、新要求修改原计划,确定新目标,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 (三)控制的最佳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 把控制建立在前馈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能预测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 单选题:纠正偏差属于管理的哪项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014年4月考题 ,本题1分】 历年真题 答案:D 简述控制的必要性。 练习题 参考答案: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 简述控制的目的。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一)控制的基本目的,就是要“维持现状” (二)控制要“打破现状” (三)控制的最佳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 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一、控制的类型 (一)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按控制点位置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