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林生地霉(Cunninghamellabertholletia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真菌,能够在土壤、植物、人和动物的皮肤等多种环境中生存。林生地霉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癌症、器官移植等患者,其病理表现类似于侵袭性真菌病。然而,林生地霉感染在人类中比较罕见,至今只有少数病例报告。相反,在动物中林生地霉感染非常常见,尤其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然而,有关林生地霉感染动物的报道非常有限,目前对于林生地霉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还知之甚少。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为进一步了解该菌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3.研究方法
(1)菌株来源和培养:从临床分离出的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将通过深冻保存后取出,重新进行培养,目的是保证菌株的纯度和活力。
(2)小鼠感染模型建立:选用BALB/c小鼠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接种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对照组则接种无菌生理盐水。在实验过程中将定期记录小鼠的生存率和体重等指标,观察小鼠是否出现症状。
(3)病理分析:在小鼠死亡后,将取出小鼠血液、心、肝、脾、肺等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病理分析主要包括HE染色观察、真菌学检查、免疫组化等方法,以了解林生地霉在小鼠体内的定植情况和致病机理。
4.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了解林生地霉感染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有助于加深对林生地霉感染的认识,为治疗、预防该菌感染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