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
命题、校对: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本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K-39 Mn-55 Fe-56
选择题部分(共126分)
选择题部分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命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B.氨基酸脱水缩合
C.递质在突触中传递信息 D.受精作用的完成
2.下面有关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曲线图示正确的是( )
1代表典型的喜阳植物
2代表典型的喜阴植物
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
β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时的光强度)
A B C D
3.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其繁殖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且由香蕉束顶病毒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下列有关生产中的针对性措施不包括( )
A.可以利用此病毒抗原的特异性获得抗血清,通过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判断 香蕉苗是否染有病毒
B.监控香蕉苗的染毒情况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用DNA探针检测
C.采用基因工程,对香蕉的抗病毒能力进行针对性改良
D.采用杂交育种,获得新的香蕉品系提高抗病能力
4.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8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减少1个
5.右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氨基丁酸和1molCO2)。
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
A.曲线1表示的肯定是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 分
钟时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 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
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 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6.已知动物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 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导致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导致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7.2009年10月7日,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最后一个奖项——化学奖揭晓。来自美国、以色列的3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核糖体中只含两 种成分:65%的核糖核酸(RNA)和35%的核蛋白,下列有关核糖核酸和核蛋白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RNA能透过半透膜
B. RNA能发生水解反应
C.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D.核蛋白水解后能得到核酸
8.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9O
C.滴定时碘溶液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D.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
A.用50mL8mol·L-1浓盐酸与10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18.4mol·L-1的硫酸中
C.向100mL3mol·L-1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
D.在5×107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10.石油中常因含有少量硫醇而产生难闻的气味。硫醇是-SH与链烃基相连的含硫有机物,其性质与醇类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SH的存在,也导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