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溱潼特色小镇旅游资源分析及未来展望.doc

发布:2017-05-03约6.7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2 溱潼特色小镇旅游资源分析及未来展望   摘要:指出了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作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之一,值得对其进行现状调查,并对其的未来进行展望。从溱潼镇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建设溱潼特色小镇,并为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小镇;溱潼;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7   1引言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溱潼镇是其中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溱潼镇的建设实践进行了调查和未来展望[1,3,4]。   溱潼,在古时名为“秦泓”,“秦”意为嘉禾,表示庄稼遍野,天下粮仓;“泓”指四面环水,表明水网密布。南宋岳珂的《金佗粹编》在讲述岳飞任通泰镇抚史时提到“军驻秦潼村”,可见宋朝时“秦泓”已经逐渐演变为“秦潼”。明万历年间的《泰州志》中也有秦潼镇的记载。民间传说是清代乾隆皇帝到此后将“秦”改为“溱”,从此名为“溱潼”[2]。   2溱潼镇的产业定位   2.1旅游业   溱潼位于苏中里下河腹地,镇内水网密布,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近些年来,随着溱潼镇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溱潼镇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旅游业发达,与旅游业有关的其他产业也随之兴起。当地居民很多都从事了“溱湖八鲜”、“溱湖簖蟹”等水产品的生产销售,溱潼镇也以盛产鱼虾、簖蟹而闻名[2]。   2.2农业和工业   除了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之外,溱潼镇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并不落后。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溱潼镇有耕地面积17343.9亩,盛产稻米、棉花等农作物。该镇还引进了无锡的水蜜桃进行种植,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此外,在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内,也有大面积的农产品种植和农产品艺术展。据2015年的统计,溱潼镇内的工业企业也有100多家,涉及纸业、电器、纺织、化工、机械等多个领域。   2.3砖瓦业   溱潼自古地势低,古时是??湖,淤泥很多,所以溱潼的粘土很是出名,有“柔似水、坚似刚”之名。溱潼窑厂很多,古时溱潼按区域地段分成十四坊,其中以窑命名的就有全家窑、宋家窑、张家窑等六坊,盛产砖瓦。经过取泥、制坯、烧窑3大程序,72道工序烧制出来的砖头,据传色如绿豆青,声如钟锣响。据说用这种砖铺在地上,其间不用水泥砌合,夜间走在上面,砖之间的碰撞声在古时可起到防盗的作用。溱潼砖瓦不仅被使用在当地的建筑民居的建造中,更是远销大江南北。在很多使用砖瓦的名胜古迹中,都可以在砖瓦上看到“溱潼窑制”的字样。现在溱潼镇还有“溱潼砖瓦文化馆”供游人参观,里面陈列了很多热爱砖瓦的老窑工们捐赠的值得珍藏的砖瓦。   3溱潼镇的文化内涵   3.1会船文化   溱潼会船的习俗自古就有,古时是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的,后来今泰州市姜堰区政府将其组织并规范起来,命名为“中国溱潼会船节”。这项活动也被列为全国十大民间节庆活动之一,闻名海内外,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会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来到溱潼喜鹊湖观赏这一盛况。说起溱潼会船这一习俗的形成,其起源有很多种民间传说。有的说的岳飞抗金时期,山东的义民在溱潼一带抗金,英勇牺牲后,当地百姓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祭奠这些无名冢。由于河道窄小,而当时溱潼一带以水上交通为主,附近村民都撑船来祭拜,久而久之形成了会船习俗。有的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曾至江淮一带寻祖坟未果,于是决定在清明节的后一天祭奠无人祭扫的无主坟,溱潼一带百姓被其感动,于是产生了会船习俗。溱潼会船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起初会船的目的是为了祭奠无名冢。当地人会在清明节这天祭奠自家的祖先,然后在清明节的第二天撑船祭奠附近的无名冢。他们认为,最早去祭奠的人这一年会有好运,于是争先恐后,形成了??船的盛况。   溱潼会船的独特之处在于,大部分参与会船比赛的船只都采用竹篙撑船的形式。这与溱潼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有关。溱潼地区水网密布,位于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水浅,河底淤泥厚,用竹篙撑船更为方便快捷。并且除了参与会船比赛的船只之外,还会有专门的船只用来表演、供奉等,形成了盛大的水上庙会。在溱潼会船的习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政府开始将这一民间活动组织起来,时间规定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地点定在溱潼的喜鹊湖。为了旅游需要,政府将这一活动持续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