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评价和实施要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评价和实施要领 王林全 (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 讲课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 课程标准的特色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 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挑战 一. 课程标准产生的动因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新的课程.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叶以来,各个发达国家纷纷推出面向21世纪的数学课程标准, 国人也开始考虑为下一代设计新的高中数学课程. 国内中学数学教育现状 以江苏、甘肃、新疆、广东、天津等省,市,区为样本,对高中数学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 我国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基础的优良传统,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发现不少问题. 1.课程标准产生的动因(续1) 2000年6月,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启动. 调查中发现:原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教学内容的增删,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 学校数学的内容陈旧,未能反映数学的发展;数学内容比发达国家少,而课程所花的时间反而较多.如表1. 2 .原有数学课程的利弊 基础训练扎实,解决常规问题能力较强, 提出问题能力较弱,缺乏创新精神, 原有数学课程的不足-理念落后, 原有数学课程内容陈旧, 原有教学方法单调,手段落后; 学生负担过重, 未能反映国情的差异. 我国数学教学效率较低 教学时数比发达国家多。 教学内容比发达国家少。 主要国家数学教学时数比较: 原有高中数学知识面窄 与发达国家相比,内容陈旧落后; 与我国本世纪以来以来高中数学课程相比,知识面最窄; 前苏联10年的内容,我国用12年学完; 不考的内容不教,造成严重后果。 4.国内中学数学现状(续1) (1)几乎所有高中生学同样内容,缺乏选择性,设置单一. (2)课程目标未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对数学的价值缺乏理解,对数学缺乏积极态度和兴趣. (3)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没有体现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生缺乏应用意识. 国内中学数学教育现状(续2) (4)课程内容繁、难,偏,旧。没有很好地体现数学思想的本质和现代数学的发展. (5)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中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现象比较突出. (6)评价方式单一,以笔试为主,忽视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全面考察. 课程标准制定的历程 90年前:旧大纲,旧教材; 00-03年:新大纲,新教材,具有过渡性质,课标研制工作启动; 03年:高中课程标准发表; 04年:高中课程标准的实验启动。 高中数学课标时间表 2000年启动研制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前期课题研究(五次大型研讨会) 形成课程初步框架,征求意见,进行实验 确定《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 高中学生学习的特点2 高中阶段的教育对人一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学生“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重要阶段。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初步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认知风格和能力倾向,通过高中的学习,他们的个性品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最终,他们应当并且有可能较为理智地选择自己所乐于和善于从事的学业和职业。 数学课程先行性试验研究3 深圳中学,珠海职业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整合实验; 广州执信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 广州市教研室数学建模选修课的实验; 广州市四中数学教学内容整合的实验; 数学课程先行性试验研究4 试验研究成果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荟萃了全国许多第一手的经验体会和成果 对当前广东省全面推进新课程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国际数学教育交流2 2004年我国代表参加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报告: 数学教材建设经验 报告开放题的研究成果 师资培训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五、高中课程的特点 与原有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相比, 高中新课程的特色是: 理念新,程度高, 选择多,方法活, 涉及面广,附有案例. 1.理念更新,叙述全面 高中课标提出了数学课程的一系列理念; 涉及课程目标、内容选择与基础构建,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教学方式与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与学的评价,等等. 如何贯彻这些理念?将成为高中数学教学有挑战性的问题. 2.选修机会增多,学科程度提高 过去高中数学选课主要文科和理科两种,今后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上将有五种选择. 众多的选修系列,众多的选修模块和专题,使得大量近代、现代数学的新内容、新方法大踏步进入高中,因此高中数学的总体程度将会显著提高.教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选课?这将是未来高中数学教学的严峻课题. 3.提出实施建议,涉及多个方面 高中课标在所列举的必修和选修系列之后,对该系列的每个章节,都指出相关的重点、难点,提出教学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列举参考案例,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分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