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Ⅰ).doc

发布:2017-11-04约9.91万字共1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 Speci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angzhou Bay Bridge (Ⅰ)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O O三年八月 前 言 杭州湾跨海大桥横跨杭州湾海域,海面宽阔,自然条件复杂,工程规模浩大,所处环境对结构腐蚀作用按不同分区由中等程度(C级)至极端严重程度(F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行《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通用技术规范己不能完全适应本工程的需要。为此,在范本第400章的基础上,依据本桥专题研究成果,参考我国海港码头和相关行业技术规范,参考国内、外相关工程的规范和工程实践,结合本工程所处自然环境、桥梁结构和施工方法的特点编制《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以期配合范本,规范施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专用技术规范重点解决跨海大桥施工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宽阔海域施工测量;结构耐久性问题;灾害地质应对措施;在复杂的海洋水文、气象环境中桥梁施工;以及超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和吊装等。对工程中预计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尽可能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质量要求和对策。但由于我国尚缺乏跨海桥梁工程的实践经验,涉及的问题很多,专用技术规范尚待工程实践中检验和实施过程中补充完善。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为此专门成立编制领导小组,组织和协调本专用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组长:吕忠达(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组长:江立生(浙江省交通厅质量监督站)、张劲泉(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林国雄(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组员:徐德明(宁波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严凤祥(嘉兴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楼庄鸿、魏洪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刘杰文(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成崇华(交通部第三航务勘察设计院)、干伟忠(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王仁贵(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黄燕庆(中铁大桥局勘察设计院)。 参加本专用规范编写的单位有:交通部第三航务勘察设计院、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宁波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体等。由干伟忠、林荫岳、成崇华、赵煜澄和肖根旺等执笔。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汇总和组织审查。 本专用规范编制单位: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 2003年8月 目 录 1 GPS施工测量实施规程 1 2 海工耐久混凝土 7 2.1 总则 7 2.2 术语 7 2.3 基本规定 8 2.4 混凝土材料 9 2.5 结构构造和裂缝限制措施 12 2.6 混凝土施工 12 3 钻孔灌注桩 29 3.1 范围 29 3.2 一般要求 29 3.3 材料及水下混凝土 29 3.4 钻孔 30 3.5 固孔 31 3.6 钻孔工序 31 3.7 清孔 31 3.8 钢筋骨架 32 3.9 灌注水下混凝土 32 3.10桩底压浆 33 3.11钻孔检查及允许偏差 33 3.12质量检验 34 3.13缺陷桩 34 3.14试桩 34 4 钢管桩 36 4.1 规范与标准 36 4.2 材料 37 4.3 钢管桩的制作 37 4.4 钢管桩的焊接 38 4.5 钢管桩堆存与运输 41 4.6 钢管桩防护 41 4.7 钢管桩沉桩 47 4.8 沉桩控制标准及检测 48 4.9 垂直静载荷试验和水平静载荷试验 49 5 海上承台和墩身 54 5.1 承台施工 54 5.2 现浇墩身施工 57 5.3 预制墩身施工 61 6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65 6.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孔预制及架设 65 6.2 移动模架法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80 6.3 支架法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81 7 环氧涂层钢筋 85 7.1 范围 85 7.2 一般要求 85 7.3 环氧涂层钢筋的检验与验收 85 7.4 环氧涂层钢筋的修补 85 7.5 环氧涂层钢筋的保护与储存 86 7.6 环氧涂层钢筋的加工与安装 86 附录A 工程项目测量控制管理办法 87 附录B 桥梁各部位结构施工测量 92 附录C 海中优先施工墩位区间表 95 附录D 混凝土抗裂性测试-平板试件 96 附录E 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圆环试件 98 附录F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方法(RCM法) 99 附录G 混凝土硅烷浸渍测试方法 105 附录H 试沉桩记录表 107 附录I 桩基工程勘察要点 108 附录J 试桩压载试验记录表 109 附录K 工程打入桩试桩数量(参考) 110 1 GPS施工测量实施规程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按照杭州湾大桥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测量需要编写,用于补充本规程第1.2条所列标准,适用于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进行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