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蒸发岩盆地油气藏的形成-科技导报.PDF

发布:2017-07-31约2.98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技导报2016,34(5) 蒸发岩盆地油气藏的形成蒸发岩盆地油气藏的形成 赵小庆,郑绵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摘要摘要 世界上许多大型含油气盆地都有蒸发岩分布,蒸发岩与沉积盆地的含油气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探讨蒸发岩对沉 积盆地含油气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分析表明:泻湖和盐湖环境的生物种群可以作为烃源岩最好的母质;而蒸发岩 盆地在独特的太阳池效应的作用下,有机质可以有效地转化为烃源岩;蒸发岩的储集性及其可塑性和流动性为油气储的运移和 聚集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蒸发岩良好的封闭能力为油气的赋存提供了很好的圈闭。明确了蒸发岩对沉积盆地的含油气性控制机 制。 关键词关键词 蒸发岩盆地;有机质;太阳池;成烃机制;油气藏 蒸发岩沉积体系与油气藏沉积体系在空间分布和成因 缺少明显数量泥质和蒸发盐的纯碳酸盐不大可能成为有效 上有密切联系,国内外研究者均在蒸发盐岩勘探中发现油气 的生油岩,它们沉积于相对活动的氧化性水体中,导致有机 [9] 的存在,并在石油钻探中探明了大量的蒸发盐岩层。对全世 质的降解和分散 。但石油生物标志物研究已证明,石油中 [1] 界180多个含油气盆地进行统计 ,发现其中的115个含工业 强烈植烷优势和富含伽马蜡烷等正是来自这些“最好生油母 油气田的盆地,其中的66个沉积盆地广泛发育蒸发岩沉积, 质”——嗜盐藻类和微生物。研究表明泻湖和盐湖生态环境 比例高达约58%;目前已知的含盐油气盆地蕴藏着已探明油 同样是生物大量发育及活动水域,并表现为不同的盐度环境 气储量的89%和天然气储量的80%,故蒸发岩体系与油气藏 中,发育不同耐盐/嗜盐生物种群生物(表1);由于缺乏天敌, [2] 的成因与分布密切相关 。正如发育于蒸发岩盆地中的世界 其生长繁殖更为茂盛,尤其在合适季节,其繁殖范围可扩展 最大的沙特阿拉伯侏罗系油气田一样,中国陆上油田除松辽 至整个湖域。如西藏扎布耶盐湖北湖,其盐度介于300~360 盆地外,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 g/L,但在其地表卤水中成片发育了红色杜氏盐藻(Dunaliella 3 3 盆地及羌塘盆地等主要含油气盆地的主力含油气层系均与 salina),含量约≥10/mL,相当于≥0.79 g/m 。 [3,4] 蒸发岩体系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 同时,由于盐度5%~10%的碳酸盐-蒸发岩沉积是更有 蒸发岩不但与油气藏的发育存在较为明显的成因联系, 利于有机质聚集的环境。故盐湖是有机碳产率最高的自然 油气和蒸发岩都需要有封闭、半封闭沉积盆地,而且在较长 环境,高生产率的嗜盐生物是油气生成的优质母岩,如哥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