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放条件下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分析-兼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问题.pdf

发布:2017-09-11约4.13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投资已成为国与国之 间经济活动和联系的主要内容,并对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 影响。20 世纪末及21世纪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国际投资又出现了一 些新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投资自由化的速度和程度都大大提高,尤 其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 的发展中国家,经过 20 余年的改革开放,其自身已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并互为 依存。对中国国际投资而言,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目标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 入,出现了四大变化:一是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引进国外资金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现代化管理和专门人才转变;二是利用外资的领域将从加工工业为主向服务领域 大力推进;三是利用外资的方式在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同时向多方式引资 拓展;四是政府对利用外资的管理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 督转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商直接投资问题日益成为国际学术 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学术界已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深入地探讨了外商直接投 资的区位问题,但迄今为止,还并未形成统一的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近期, 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中占主流的仍是邓宁(Dunning)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 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国际贸易理论,产业 组织理论以及区位理论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 衷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所有权优势、内部 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东道国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生产要 素的成本及质量、运输成本、基础设施、政府干预范围与程度、各国的金融制度、 国内外市场的差异程度,以及由于历史、文化、风俗偏好、商业惯例而形成的心 理距离等。企业从事国际生产必然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它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 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本文以作者所处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工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投资发展新趋 势背景下,就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面临的紧迫性和局限性问题,提出了依据国家 吸收外资的产业政策及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中西部地区引 进外资的对策和办法。一是建立更完善的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二是推动贸易和投 资的自由化,降低市场进入壁垒;三是制定保护环境标准;四是明确制定实施外 资企业工人权利标准;五是完善法律系统,鼓励竞争。 关键词:国际投资 中西部 引进外资 区位选择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s globalization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ations, which also has deep influence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ic relations. Since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some new trends have appeared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mong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s globalization greatly speeds up and deepens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especially the direc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hose economy develops fast, its economy has melted int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