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ppt分解.ppt

发布:2018-12-09约4.05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 ——语文假期作业 读一本书: 《苏东坡传》 征文 这是北海宣传部与美文杂志合作的活动,学生写北海的文章很容易上稿,若学生能够在《美文》(下半月刊)发文章,也是个鼓励。 《美文》(下半月刊)由著名作家贾平凹担任主编,目标读者群为中学生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栏目丰富多彩,紧密关注当下青春写作、校园写作及中高考考试动态,并与全国各省市数百家重点文学社团有密切联系,每年八月推出“高考作文状元专号”。《美文》(下半月刊)作为中国青少年散文写作第一刊,也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文章最多的文学杂志。 北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宜人类居住之地。历史悠久,风情万种,浪漫醉人。无论你是久居此地,还是慕名而来,相信都会在这里遇见心仪,邂逅美丽,触发感动,引起感慨。 为配合北海市委宣传部、北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北海日报社联合举办的“遇见北海”征稿活动,北海晚报红树林副刊新栏目《遇见北海》,面向海内外征集以北海文化、历史、地理、风俗风情为内容的散文类作品。请写下你在北海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既可以是老北海人谈论的奇谭往事,也可以是新北海人叙说的生活经历;既可以是身居北海者的精彩笔记,也可以是驻足北海者的缱绻情书。体裁不拘,散文、随笔、游记均可,短章长篇皆宜,事涉北海为要,文章唯美是取。作品除在红树林副刊刊登,还将择优推荐到《美文》杂志发表。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 515722528@ ???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博览群书,尤好老庄 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弃礼法 ——对母亲情感深厚,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面前,公开纵酒吃肉。 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 知人:阮籍   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曹芳即位,年八岁,曹爽、司马懿掌文武大权,从此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开始了尖锐的斗争。   在此期间,大量士人被杀,在极端黑暗恐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其文学创作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惧心态。 论 世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集团一方面高举屠刀,一方面为笼络人心,强调礼法,提倡忠孝。   面对白色恐怖,一批头脑清醒的士人远离政治,笑傲林泉,高谈阔论,企图以不跻身仕宦的方式来保全生命,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 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传;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当时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氏,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在八王之乱中,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深夜难眠,起坐弹琴, 单薄的帏帐照出一轮明月,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