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工程特大断面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法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特大断面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铁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隧道工程和城市地下工程日渐成为建设主流,随之而来的大断面、特大断面以及超大断面的安全施工也成为了各方研究和讨论的主题。我项目承建的重庆轨道六号线车站施工最大开挖面积达到320㎡,属特大断面,由于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地上高层建筑物较多,埋深浅,施工安全存在很大风险。为保证安全施工,我项目成立了试验小组,针对对特大断面的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对成果进行创新和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工法特点
2.1本工法通过临时支撑和预留中间岩柱,最大限度的减少围岩的下沉和过大变形;
2.2采用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避免施工干扰
2.3本工法采用钻爆法结合机械掘进,施工速度快,缩短施工工期。
三、工法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跨度大、开挖断面在300㎡以上的暗挖隧道,以及破碎围岩地带,一般应用于Ⅳ、Ⅴ级围岩的隧道,且地表下沉量有严格限制的城市地铁施工。
四、工艺原理
围岩岩体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把整个隧道 大断面分成上下、左右多个小断面施工,每一小断面单独采用钻爆法掘进,充分利用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自稳能力,分步开挖后 采用主动支护形式,使围岩形成封闭的筒形支护结构,尽可能减小超大断面的暴露时间,最后形成一个大断面隧道,为二衬尽早施作创造有利条件。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图2特大断面双侧壁导坑施工流程图
5.3操作要点
1、开挖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
2、侧壁导坑形状宜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个断面宽度的1/3,根据经验,临时支撑中槽宽度一般均为m左右,剩余宽度两侧均分,本隧道设计
特大断面开挖各部开挖宽度
3、侧壁导坑、中槽部位宜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4、两侧壁导坑应超前中槽~30m,可独立同步开挖和支护,中槽部位宜采用台阶法开挖,并保持平行作业;
5、中槽开挖后,拱部钢架与两侧壁钢架的链接是施工中的难点,因此在两侧壁导坑施工中,钢架的位置应准确定位,确保各部钢架架设连接后在同一垂直断面内,避免钢架发生扭曲;
6、小炮开挖或人工开挖,应严格控制装药量,开挖中,应根据超前支护施工间距,利用上一循环的钢架施工隧道侧壁小导管及导坑侧壁的水平锚杆超前支护;
7、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在钢架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锁脚锚杆(一般为两根,长度4.5m,角度分别为20°和45°)施工;
8、施工临时支护时应加强地质情况及支护稳定情况监测,必要时对导坑侧壁采用2m长Φ22砂浆锚杆进行加固,另外拱架底部(拱架拱脚以上约10cm处)设置一道临时横撑,进行加强支护,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钢价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锚固。 1 技术人员 4 安全员 1 测工 3 试验工 1 开挖工 立拱架工 喷浆工 爆破工 电工 电焊工 七、质量控制
本工法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还遵守《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及《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99的有关规定。此外,本工法还提出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7.1 暗挖质量保证措施 (1)暗挖段开挖前在拱顶范围内采用超前小对地层注浆预加固。 (2)暗挖段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接近开挖轮廓时, 禁止用机械开挖而用人工修整从而控制超挖。同时还要控制开挖台阶间距。开挖允许偏差如表7.2 开挖过程初支质量保证措施 (1)格栅工程 ①隧道开挖初期支护的,其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②格栅拱架在场地外需进行试拼装工作,保证格栅拱架不出现扭曲变形现象,后方可用于施工。③格栅拱架在组装完毕后,对每一个连接处的螺栓进行仔细检查,禁止出现螺栓松动或者少安装的现象。
④格栅拱架安装质量检查必须满足《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喷射混凝土所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后方可使用。喷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计量、喷射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喷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喷射混凝土的,不得出现脱落和露筋现象。喷射混凝土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无大的起伏凹凸, 表面应平整圆顺。⑥喷射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必须满足《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7.3 监控量测质量措施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采取以下措施: (1)量测人员相对固定; (2)仪器的管理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验的方法; (3)量测设备,传感器等各种元器件在使用前均经检查校准合格后方投入使用; (4)各量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监测项目实施细则; (5)量测数据均经现场检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