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高考各地模考(新高考卷区)语文好题优选优组卷02(12月)解析.pdf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名校地市好题必刷·新高考专用】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12月
模拟卷02(答案在最后)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4广东高三金太阳百师联盟12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华夏大地等美誉。“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六),可见
华夏之称,含有悠久礼仪与精美服饰等内涵。《周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
裳而天下治。”这说明服制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悠远多姿的华夏服饰,不仅美观
大方,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追求,而且蕴含着浓厚的礼仪内涵,在中华传统文化,尤其
是儒家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华夏服饰的文化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困仪道
德和天人合一等方面。
将华弟的形式与威严的礼仪融为一体,是华夏服饰的一大特色。春秋时期的深衣、
汉代的曲裾和直裾、唐代的襦裙、宋代的圆领袍衫、明代的比甲等,展现了华夏服饰的
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同时,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
区分尊卑,划分等级。比如,“六冕”“六服”是古代尊者的服饰,成为贵族的重要标识,
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裹黑巾,故被称为“布衣”“黔首”。并且尊贵者的服饰亦有严格
的区别,不同级别人员的服饰不同,不可逾制。于是,在朝廷内部形成了以服饰为重要身
份标志的官场秩序。
礼服制度是古代中央集权社会的重要象征。帝王通过等级秩序统治四方,通过礼服
展示严格的等级之分。比如,冕服是王公贵胄祭祀时的专有服饰,不同等级的贵族配以不
同规格的冕服。在传统社会,礼服制度作为一种礼治之道,得到世人的认可,在社会秩序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礼服服务于礼治,是华夏服饰的重要特色。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
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服饰文化。礼制作为权力等级划分的途径和形式,
在服饰上主要表现为色彩、样式、图案、配饰、材质等有明确区别,不可擅自使用,而且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服制规定。不同场合穿不同服饰,表明了服饰与礼仪的深度融合。
尽管在不同朝代礼仪有所不同,服饰也有很大变化,但其肉在的关系变化不大,故而可以
说服饰是华夏礼仪的重要标志之一。
华夏“唯德是命”的文化特色在服饰上有鲜明展现。道德包罗在万事之中,服饰是
其中重要的部分。华夏服饰被人们视为道德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的情感,传达着道德的
规范和肉涵。它蕴含的道德内涵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服饰传达着道德情感。不同服饰传达的情感不同,吉服、丧服,祭服分别表达
着喜悦、哀思、敬慕之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故而历
代帝王特别重视祭服,视祭服为最尊贵的服饰,祭服做工精细而美观,以示对天地、鬼神、
祖先等万物的敬畏和崇拜之情。比如,孔子赞美禹具有众多美好品德,其中一项为“恶衣
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即他平时穿着破烂,而祭祀的冕服很精美,说明他
具有恭敬之情。
冕服作为礼服的代表,是吉礼时所穿。它精美端庄,纹章丰富,冕冠、玄衣、缣裳、
白罗大带等绣有多种纹章。不同纹章寄寓着不同的内涵和深意。以天子冕服“十二纹章”
为例,其玄衣肩部织有日,月、龙;袖部纹有火、华虫、宗彝...….由此可见华夏服饰的
设计、纹章的表征充满着尊天、隆祖、明礼、尚义等深厚意蕴,表达着人们的崇拜敬畏
乏情,显示出穿着者谦卑恭敬的态度。
其次,服饰具有道德规范作用。深衣的这一特色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