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筋溷凝土的质量控制.pdf

发布:2015-09-21约2.5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为工程骨架的钢筋混凝土存在于工程的各个部位,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 身利益。近几年来,一些建筑工程由于钢筋混凝土质量低劣,导致部分建筑物留有隐患甚至 发生倒塌事故。分析其原因,除取决于各种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择外,还与施工质量控制不 严有关。 一、钢筋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1.砂、石子:①含泥量控制不严。②石子表面特征及颗粒形状不符合要求。 2.水泥:①水泥品种与标号未按工程性质及所处环境进行选择。②对进场水泥不复 试。③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混用,导致质量事故。 (二)模板部分 1.底层支撑的地基夯实不够,混凝上浇筑时,立底模的垂直支撑常在混凝土浇筑时, 被水淋湿,地基软化,使受力的支撑随之沉降,造成梁、板弯曲变形或裂纹等缺陷。 2.支撑系统失稳,使钢筋混凝土出现塌落。 3.不进行模板设计,导致模板强度、刚度不足。 4.模板安装不符合要求,导致钢筋混凝土构件尺寸超差。有的模板接缝不平顺,甚至 大缝隙、孔洞也不修补就浇灌混凝土,因跑浆而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三)钢筋部分 1.进入现场的钢筋材质与实验单不符;施工时钢筋绑扎不牢固,出现松动和位移, 绑扎间距及保护层不符合要求;还有钢筋接头的形式不符合规定,搭接长度小于规定值等。 2.焊接的质量差,使用的焊条品种、规格和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 管理不善,粗心大意。有的操作人员不懂结构,盲目施工。 (四)混凝土部分 1.支模时,由于底层支撑的地基土夯的不密实,浇注混凝土就使受力的支撑发生沉 降,造成结构件弯曲变形而产生裂缝。支模时的几何尺寸掌握的不好,造成梁、板的尺寸不 符合设计要求,支的模板缝隙过大、孔洞不修补,振捣不密实、骨料配合比不准等原因,使 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缺陷。 2.混凝土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模板内杂物清理不干净、木模板不浇水湿润, 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拌制混凝土前不试配,搅拌混凝土不计量,使用的外加剂不经试验。 3.混凝土浇注后,没有进行很好的养护,致使混凝土受冻或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混 凝土的强度不足或出现裂缝。 二、控制好钢筋混凝土质量的要点 (一)加强工程监控 1.人的质量意识及组织机构的控制,所有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首先要学习、 掌握好国家有关的规范规定,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的各种质 量责任制,使其自觉的执行有关质量要求的及规定,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满足质量要求。 2.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推进质量管理,建立与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教育,提 高各级领导和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消除质量隐患,在 施工企业中开展自检、互检活动,奖优罚劣。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钢筋在进料之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规格和厂家提供的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 验单,在准备购进的钢筋中,按不同级别、规格的钢筋分别抽样的作试验。在同一批钢筋中 任意抽样,分别在每根截取拉伸、冷弯、化学分析试件各一根,每组拉伸、冷弯、化学分析 试件各两根,送至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去检验,钢筋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购进钢筋,以免不 合格的材料入场。 2.所有材料进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材料报验单上填写的不同级别、规格、 数量的钢筋进行验收。现场监督人员也要认真检查和核对,对各种材料的试验单及合格证是 否合格,各种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材料和试验单是否相符等,在确人无误后方可使用。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在支模板前,做好板模设计,使其所支的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可靠的承受浇注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其它荷载。 2.在支模板时要做到接缝严密、不得跑浆、漏浆,同时要保证各种结构构件的形状, 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3.正确留设和处理施工缝。《规范》CB50204—92 规定, 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 直缝。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已浇筑的混凝土达 1. 2N/mm2 强度后,清除施 工缝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经湿润、冲洗干净,再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 成份相同的水泥沙浆一层,然后浇筑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