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5 遗传细胞基础.doc

发布:2017-05-28约9.02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五 遗传的细胞基础 1、考点解读 一、考点盘点 内容 说明 (1) (2)包括: 二、考点解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本节内容—特别是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联系。 本单元学习的重心应该放在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识图与绘图上,通过对近今年高考题的分析,我们明显的看到,本章节在高考中占得比重比较大。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对本单元的复习要帮助学生理清减数分裂的过程,区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关系,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关系。复习本单元还要要求学生能具体、准确的区别和画出每个时期的代表图像。 考题的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和简答题(图表题)。这两类题型均具不同程度的综合性,且具有立意于能力测试的趋向。考查的重点就是减数分裂图像去、曲线和有丝分裂图、曲线的区别和联系。 2、知识网络 3、本单元复习方案 精子细胞的形成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可见变化与有丝分裂是相同的。染色体复制的结果: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上有二个染色单体。 减Ⅰ前期: 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 1、同源染色体联会,n对同源染色体形成n个四分体。 2、核膜及核仁消失。染色质缩短加粗成为染色体,出现纺锤丝组成纺锤体。 减I中期:   四分体(注意,一个四分体包含两个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 减I后期:  )  2、同源染色体分别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减I末期:  .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成为染色质。  2.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重现 。  3、细胞分裂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紧接,也可能出现短暂停顿。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有时还伴随细胞的变形。   【前期】染色体首先是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核膜、核仁再次消失,再次形成纺锤体。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   【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末期】重现核膜、核仁,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性母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结束。 精子细胞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区别 几个关键概念 1.减数分裂过程图解 2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等的数量变化 3.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图像的判断方法 4. 请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变化曲线图 间 前 中 后 末 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 间 前 中 后 末 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 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次数 一次 两次 子细胞性质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与体细胞相同 减少一半 产生子细胞数 两个 四个或一个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无 联会、四分体彼此分离 1.(09广东卷)27.右图为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照片,该时期 A.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C.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 D.结束后,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答案:AC 解析:据图可看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所以为减数分裂前期,前期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联会就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09山东卷)27.(18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少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____________作实验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___________。 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进入(A1 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小鼠)睾丸 解离固定液 醋酸洋红染液 压片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