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力学物理实验报告.doc

发布:2018-10-20约7.4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学习资料范文 力学物理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力学实验报告 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电测法测定纯弯曲梁正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正应力计算公式。 3.计算弹性模量E。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 1.纯弯曲梁实验装置。 2.数字式电阻应变仪。 三、实验原理 σE= Mσ理=y z (y1=0,y2=y3=10,y6=y7=20) ?PaM=(a=150) Iz= bh312 (b=20,h=40) 图 1实验装置 四、电测原理 1.转换原理 ?R?e=k2.平衡电桥 ?R?L=K R1=R力+R温 ε总=ε1?ε补=ε力 KE (ε?ε+ε3?ε4) 12 五、数据处理 图 2惠斯通电桥 1.采用半桥电路,R1接工作片6,R2接 温度补偿片。 则有:ε实=ε总。 实验采用等量加载,增量为1000N。试验数据如表 1。 ?U≈ 表 1半桥实验数据 ?σ?14.0625E==×106=207565MPa=207.565GPa (2)采用直线斜率计算弹性模量: E=0.2084×106MPa=208.4GPa 图 3半桥应力应变关系图 ε总4 2.采用全桥电路,R1和R3接工作片7,R2 和R4接工作片6。 则有:ε实=实验采用等量加载,增量为1000N。试验数据如表 2。 表 2全桥实验数据 。 ?σ14.0625E==×106=203069MPa=203.069GPa (2)采用直线斜率计算弹性模量: E=0.0507×4×106MPa=202.8GPa 图 4全桥应力应变关系图 篇二: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力学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1 4 5 篇三: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 实验: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原理 (1)采用控制变量法 在该实验中要求先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F,讨论a与F的关系;再控制小车所受的拉力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a与m的关系. (2)要测量的物理量 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一用天平测出. 小车受的拉力F——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m,由F=mg算出. 小车的加速度a——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 (3)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和方法 ①目的:实验中小车要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垫高水平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使小车自身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平衡摩擦力,这样小车所受拉力即为合力,提高了实验成功率. ②方法:不挂托盘,使小车拖着纸带,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并且使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逐渐调节木板的倾角,使打下的纸带点间距相等,则说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平衡了摩擦力. 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包括其中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0、m0,并把数值记录下来. 2.如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 3.把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平衡摩擦力. 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mo g.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盘(包括其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并记录好相应纸带重物的重力m1g、m2 g? 表1:M不变,加速度a与受力的关系 6.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并测出小车和放上砝码后的总质量M1,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 7.继续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6,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 表2:F 8.利用以上两表中的数据,分别在坐标系中作出M不变时,a一F图象和F不变时,a一M图象.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示意图,图中A为砂桶,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压为6 V,G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二、分析、归纳、探究结论? 1.你在图 (a)中画出的a一F图象是通过原点的直线吗?说明a与F成什么关系? 2.你在图 (b)中画出的a一M图象是直线吗?你能从(b)图中得出a与质量M的定量关系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