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河南高考改革.doc

发布:2016-12-22约9.13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河南高考改革   教育部昨日接连公布两项政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指标加入高考人才选拔机制,力图使高考这一人才选拔制度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   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对象   普通高中在校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参加   考试范围   考试时间覆盖所有科目   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考试科目9个科目   4个科目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   3个科目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   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文理兼修,文理兼选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只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实施   考试内容   由各省(区、市)确定,依据是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考试成绩呈现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   成绩以等级呈现,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如下:   其他科目考试成绩使用   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毕业   升学   转学   三问   如何保证考试真实可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省级专业命题机构依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命题   按国家教育考试标准设考点、考场   统一阅卷程序、标准和方式,确保评分准确   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学生是不是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   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包军:虽然选择3科成绩计入总分,但所选的科目需符合不同高校的要求,学生选择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成绩,在考虑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参考高校的要求。   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包军:新一轮高考改革只考语数外三门,从科目的数量上看,不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改革的出发点还是减负。   落地我省XX年就开始实施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李超介绍说,我省从XX年秋季入学时已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以往的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据了解,目前我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年组织1次,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2月底或次年1月初。考试安排在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每次考试覆盖全部科目,所有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应在高中第三学年上学期结束前完成。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   五大方面   思想品德   包括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表现。重点依据的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等   学业水平   主要考查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特长和优势的学科情况   身心健康   考查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等,将重点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等情况   艺术素养   考查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看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各个方面的兴趣特长以及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   社会实践   包括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这五大要求,不仅要作为中学教育的导向,也是高校招生时重要参考依据   五大流程   写实记录   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在成长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做到有据可查   整理遴选   每个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出自己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记录和典型材料,特别是将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必须要学生签字确认   公开审核   每位学生遴选出的与招生相关的记录和材料必须在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要对公示后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