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定滑轮与动滑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科学定滑轮与动滑轮
篇一:六年级科学上册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教科版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篇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定滑轮和定滑轮教案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不
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
轮不固定,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
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
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
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
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
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和动滑
轮的不同作用,掌握它们的使
用。
【教学难点】 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绳,
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 播放歌曲,出示升国旗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并提问:“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肯定想过,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部的呢?”(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这个轮子有什么特点?(边缘有槽)
2. 提出概念:边缘有槽的轮子叫做滑轮。
板书:滑轮
二, 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模拟升旗的情境
你愿意当升旗手吗?(教师指定一位学生借助定滑轮,模拟升旗,其他同学观察。)你看清楚了吗?升旗时滑轮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通过模拟升国旗观察到的现象:升旗时滑轮只能在轴转动,并无位置的向下移动。
2.提出定滑轮的概念
根据它的特点能不能给它取一个名字?
概念: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板书:(定滑轮:固定,不会移动。)
3.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思考:升旗时我们向什么方向用力?国旗向什么方向运动?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升旗时我们需要向物体的运动反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板书:(改变用力的方向)
4.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 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分析数据。
实验步骤:先组装好定滑轮装置,然后绳子的一端挂钩码,另一端也相应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观察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达到平衡状态。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挂在绳子左右两边的钩码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滑轮才能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