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泰州市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发布:2018-04-25约9.5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泰州市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泰州市中医院 2012年11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泰州市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被列为江苏省早期八所重点中医院之一,1964年成为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的首批教学医院。自2001年12月泰州市中医院与泰州妇保院(原第三人民医院)合并以来,新的泰州中医院发展迅速,功能优势突显,于2003年创建成国家三级中医院,2005年又创建成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业务量也随之扩大,与此相适应的医院环境建设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医疗环境较差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现有的2 万平方米左右的医疗用房已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泰州中医院规划建设刻不容缓。 最近几年来中医院进行了多次改扩建方案,均未能实施。面对在院内改扩建受到诸多条件限制的实际困难,医院本着“着眼长远、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建设原则,结合泰州现有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在泰州市政府、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决定向外拓展,拟在济川东路北侧,七里河东侧、兴工路南侧,新231 省道(环城东路)西侧选址新建现代化的中医院。现址保留门急诊楼,剩余地块进行出让,出让所得资金用于新中医院的建设。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卫生事业。本项目建设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对推动泰州市经济,促进地方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泰州市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VIP综合楼、综合楼、科研教学楼、后勤服务中心、配套用房以及污水处理站、锅炉房等。项目建成后,共有床位1000张。 表1 项目工程特性表 项目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建筑面积 位置 主体 门急诊楼 共4层 15200 m2 院区南部 医技楼 共4层 12000 m2 门急诊楼北侧 住院楼 共15层 46000 m2 医技楼北侧 VIP综合楼 共8层 16000 m2 院区西南部 综合楼 共10层 33000 m2 院区东南部 后勤服务中心 共4层 6400 m2 综合楼北侧 科研教学楼 共4层 6400 m2 后勤服务中心北侧 地下建筑 / 33880 m2 设备用房、地下车库 公用 工程 给水 0.3MPa 来自泰州市自来水公司 排水 50 m3/h 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供电 840.39万千瓦时 来自泰州城市电网 供热 福士德(CWNS2.8-85/60-Y/Q)4t/h 1台燃气热水锅炉(4t/h)、1台燃气蒸汽锅炉(4t/h) 环保 工程 绿化 绿化率 35% 废气处理 共设2根排气筒,1根位于住院楼(15层)西侧外墙上用于排放锅炉燃烧废气,另一根位于科研、教学、后勤服务楼楼顶用于餐厅油烟废气排放 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站 (地下) 1000m3/d 生化处理+沉淀过滤+消毒 噪声治理 采取消声、隔声等措施 固废处理 生活垃圾 垃圾箱若干 环卫部门处理 医疗废物(集中贮存地位于病房楼地下一层) 分类收集 委托泰州宇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理 建设周期:建设周期三年,预计开工建设时间为2013年1月。 投资情况:项目投资总额80400万元(不含土地费用),其中环保投资547万元,约占投资总额的0.68%。 3、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之“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对照《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和《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本项目不在限制类、淘汰类、禁止类之列,属允许类。本项目前期经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泰发改发[2012]347号)。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产业政策。 对照《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30年)、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规划,本项目所在地块使用性质原均规划为居住用地,但本项目已取得泰州市规划局出具的红线图,且本项目在此地块上的建设已由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泰发改发[2012]347号),另外本项目属于新建医院项目,污染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甚微,项目本身为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海陵工业园区规划。 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泰州市城南(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后排入新通扬运河;项目选用燃气锅炉,所用燃料为清洁能源,符合泰州市海陵工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