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内科学》38血证.ppt

发布:2017-09-24约2.3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血 证 定义: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重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也即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 病机:火热重灼或气虚不摄 概括 病位:口、鼻、耳;前后二阴、肌肤 临床特征:各种非生理性的出血 范畴: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呼吸、消化、泌尿、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各种出血症状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鉴别诊断] 外伤鼻衄鉴别:有外伤史 鼻衄:与 经行衄血鉴别:与月经周期有关 齿衄与舌衄相鉴别:注意观察出血部位(齿与舌) 吐血鉴别 肺痈相鉴别:脓血相兼,气味腥臭, 咳血:与 多伴有壮热、烦渴、胸痛等 口腔出血相鉴别:鼻咽部、齿龈与口腔 出血,常为 血或唾液带血 咳血相鉴别 吐血:与 还需排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 痢疾相鉴别:脓血相兼,伴有腹痛, 便血:与 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痔疮相鉴别:便时或便后下血,色鲜红, 作肛门直肠检查发现内外 痔,有肛门疼痛,异物感 血淋相鉴别:有无小便时疼痛 尿血:与 石淋相鉴别:尿中有砂石,伴有小便不畅 或中断,腰酸绞痛 出疹相鉴别:有无高于皮肤,碍手,压之有 无褪色 紫斑:与 温病发斑相鉴别:病势预后有别 丹毒相鉴别:皮肤灼热肿痛,重者压之不褪 色 ,轻者褪色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病证的不同: 吐血 尿血 口中吐血 小便出血 咳血 血淋 便血 大便下血 痔疮 痢疾 2.辨脏腑病变之异 在肺 在胃 鼻衄 在胃 吐血 在肝 在肝 在胃 在膀胱 齿衄 尿血 在肾 在肾 在脾 3.辨证候之寒热虚实 实火(火热炽盛) 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虚火(阴虚火旺) 气虚不摄或阳虚不同 虚寒 .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