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主要教授篮球基本技能——双手胸前传接球。本教材针对高二年级学生,内容深入浅出,注重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运动技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要领和动作方法,为篮球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通过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学生将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增强运动能力;同时,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升健康行为;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将培养团结协作、尊重对手的体育品德,全面发展个人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正确动作要领和技巧。具体包括:
-正确的握球方式:学生需要学会用手指和手掌的特定部位握球,以确保传球时的准确性和力度。
-传球时的身体协调:强调传球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动作,如腰部、手臂和手腕的配合,以保证传球动作的流畅性。
-目标指向:学生需要学会在传球时始终注视目标,确保传球的方向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动作细节的掌握和动作的连贯性。具体包括:
-手臂和手腕的用力:学生常常难以掌握传球时手臂和手腕的用力程度,容易造成传球力度过大或过小,影响传球效果。例如,学生需要学会在传球瞬间通过手腕的快速抖动来增加传球的速度和力度。
-动作连贯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动作断裂、不连贯的情况,如传球后手臂未能及时回到初始位置,影响下一次接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动作自然流畅。
-传球与接球技术的结合:学生在传接球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传球与接球的平滑过渡,需要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传接球技术的内在联系,提高技术的连贯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篮球场地、篮球
-软件资源:体育教学视频资料
-课程平台:校园体育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体育教学APP、篮球技术教学动画
-教学手段:小组练习、个人指导、比赛模拟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精彩的篮球比赛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篮球基本知识,如运球、投篮等,为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包括正确的握球姿势、传球时的身体协调、力量的控制等。
-举例说明:通过示范或视频展示错误的传球动作,让学生了解常见错误及其后果,从而加深对正确动作的理解。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传接球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正确的动作,并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偏差。
-教师指导: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学生的动作进行针对性指导。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重要性和正确动作的要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传接球技能。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传接球练习,并记录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进步。
-鼓励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加深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理解。
知识点梳理
1.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
2.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握球方法:手指自然张开,掌心空出,用手指和手掌的特定部位握球。
-传球动作:传球时,手臂、手腕和手指协调用力,传球力度要适中。
-接球动作:接球时,双手主动迎接球,手指张开,缓冲球的冲击力。
-传接球配合:传球与接球技术的连贯性,提高传接球的效率。
3.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训练方法
-基本训练:反复练习握球、传球、接球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提高训练:通过增加传球距离、变换传球方向等方式,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实战训练:在篮球比赛中,运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实战能力。
4.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战术应用
-快速传球:在快攻中,利用双手胸前传接球迅速将球传给队友。
-策略传球:在阵地战中,通过双手胸前传接球,为队友创造得分机会。
-挑战防守:在对方防守严密时,利用双手胸前传接球突破防守。
5.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传球力度过大:通过减小手腕抖动幅度,降低传球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