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及相关法规解读与案例.pdf

发布:2025-04-04约4.77万字共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以事故案例为警示,切实增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应当时刻谨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坚决避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和行为上的违规操作。

◆市场监管总局关2022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2023年第6号):

龙岩:截至2023年5月,全市在用特种设备(除压力管道外)有28663台。其中:机电类特种设备数量21162台,

电梯15493台、起重机械357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2070台、大型游乐设施23台、客运索道4台;承压类特

种设备数量(除压力管道外)7501台,锅炉489台、压力容器7012台。压力管道1254公里,其中长输管道207

公里;公用管道714公里;工业管道333公里。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一)事故总体情况。

2022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108起,死亡101人,与2021年相比,事故数量减少2起、降幅

1.82%,死亡人数增加2人、增幅2.02%。万台特种设备死亡人数为0.07。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特种设备安

全形势总体平稳。

(二)事故特点。

按设备类别划分,锅炉事故4起,死亡6人;压力容器事故7起,死亡3人;气瓶事故5起,死亡9人;压力管道事故

2起,死亡2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42起,死亡40人;起重机械事故25起,死亡23人;电梯事故22起,

死亡17人;大型游乐设施事故1起,死亡1人。(见图3、图4)其中,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和电梯

事故占比较大,占事故总起数的82.41%、死亡总人数的79.21%。

按发生环节划分,发生在使用环节95起,占87.96%,维修环节10起,占9.26%,安装调试环节

1起,占0.93%,检验检测环节1起,占0.93%。运输环节1起,占0.93%。(见图5)

按损坏形式划分,承压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泄漏

着火等;机电类设备(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事

故的主要特征是坠落、碰撞、挤压等。

(三)事故主要原因。

截至2022年年底,特种设备事故共结案60起,根据结案材料分析,事故原因主要分三类:一是因使

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约占80.00%。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业人员违

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管理不善等。二是因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部件

失效及保护装置失灵的事故约占18.33%。三是其他次生原因导致的事故,约占1.67%。(见图7)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近期典型特种设备事故情况的通报(国市监特设发〔2022〕51号):

辖区内今年发生类似事故!

二、特种设备定义。哪些场合使用的特种设备不适用《特种设备安全法》?公司特种设备种类。

特种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下简称《特安法》)(主席令第四号)(自2014年1月1日起

施行)

第二条规定:“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

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征①)有较大危险性的(特征②)锅

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

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

务院批准后执行。

注:生产经营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包括工、矿、商、贸等。(生产经营

(Productionmanagement),是围绕企业产品的投入、产出、销售、分配乃至保持简单再生产或实现扩大再生产所

开展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的总称。生产经营是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

★特种设备目录

附件:现行《特种设备目录》共10个种类,48个类别、97个品种。特种设备包括所属的安全附件。

特种设备目录

代码种类类别品种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