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标准员——第四章 相关标准8.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 要 内 容
二、质量验收规范
三、施工安全标准
四、试验、检验标准
一、施工技术规范
1.对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梁、板跨度的1/1000~
3/1000。
2.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同时符合以下规定。
注意: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剪力墙、
楼板等拉筋的两端弯钩可采用一端135°,另一端90°,弯折后平直部
分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5倍。
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
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
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0倍。
4.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接头设置的规定。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板、墙、柱、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受拉接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
当放宽;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
-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超过50%。
5.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检验。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统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
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
6.当在使用中水泥质量受不利环境影响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 (快硬硅
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
7.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且不应高于35℃。
8.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
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混凝土浇筑。
9.混凝土输送泵管的选择与支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垂直向上输送混凝土时,地面水平输送泵管的直管和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
宜小于垂直输送高度的0.2倍,且不宜小于15m;
-输送泵管倾斜或垂直向下输送混凝土,且高差大于20m时,应在倾斜或垂直
管下端设置直管或弯管,直管或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高差的1.5倍;
-垂直输送高度大于100m时,混凝土输送泵出料口处的输送泵管位置应设置
截止阀。
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
10.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的规定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
不应少于7d;
-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柱、墙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少于3d;
-带模养护结束后采用洒水养护等方式继续养护;
2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荷载、安装模板
及支架。
二、质量验收规范
1.在制定检验批的抽样方案时,对生产方风险 (或错判概率α)和使用方风
险 (或漏判概率β)可按下列规定采取:
主控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过5%。
一般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
生产方风险α ,即合格批被拒收的概率。
使用方风险β,即不合格批被误收的概率。
抽样检验必然存在这两类风险,要求通过抽样检验的检验批100%合格是
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
①检验批的划分
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
划分。
②分项工程划分
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①①主分控部项工程目和所含一般的检项验目批的均质应量符经抽合样合检格验质合量格的规。
定②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检②验分批项工是程工程所验含收的检的验最批小单的位质量,验是收分项记工录程应完质整量。
验分收项工的程基础的验。收在检验批的基础上进行。
③分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