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T引导下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ppt

发布:2019-05-24约1.04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 肾上腺恶性肿瘤: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以转移瘤为主。 随着影像设备的迅速发展,肾上腺肿瘤的诊断率较前明显提高。大多数肾上腺肿瘤患者前期多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机会。 肿瘤治疗三大手段: 手术、放疗和化疗。第四? 微疗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 又称组织间内放疗,是指将放射源密封后在影像引导下置入肿瘤组织内或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进行照射。 适应症广、创伤小、剂量大、恢复快 仪器 MRI、CT TPS 粒子植入器械 125I 引导针 物理特性 粒子长4.5mm,直径0.8 mm,内为吸附125I的银棒,外壳为0.05 mm厚的钛金属 1/2: 59.6 平均光子能量:28kev 穿透距离1.7CM 半价层:0.025 mm铅 活度:0.5~0.75MBq 发射低能γ射线和特征性X射线。 适应证 无法手术或不愿、不宜手术的肾上腺原发肿瘤或手术不净,术中或术后植入; 不宜手术的肾上腺转移性肿瘤; 外放疗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历; 外放疗或化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补充。 (只能行单侧植入) 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 脏器功能严重衰竭; 肾上腺功能性肿瘤。 肾上腺解剖图 肾上腺位于肾上极的前内侧,肾上腺与肾均被包裹在两侧肾周围筋膜内。 人体肾上腺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其下外侧与两侧肾的上内侧紧密贴近。 右肾上腺为三角形,左肾上腺为半月形,前者跨骑在右肾上极内侧,后者则悬垂在左肾上极内侧,正常肾上腺重量约4.0~5.0克。 正常肾上腺CT图 术前准备 术前影像学检查:了解病灶及周围器官情况,计划手术方式和进针路线。必要时增强扫描,明确与血管关系、病灶有无坏死等。 术前训练病人,穿刺部位保持不动。 体位选择:根据穿刺路径的选择,让病人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以方便穿刺,并尽量让病人舒适。 方法 利用TPS计划系统计算粒子用量及分布 在影像导向下根据计划用穿刺针定点植入 穿刺入路 经肾周间隙后入路 人工气胸后经胸膜腔 经肝右侧入路 穿刺技巧 同轴针 非同层进针 人工气胸 术后10个月 右肝中分化肝细胞癌 (食管)隆起型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 肺腺癌 肾上腺嗜咯细胞瘤,穿刺会引起血压升高 术前TPS计划,术后TPS验证 肾上腺嗜咯细胞瘤,穿刺会引起血压升高 术前TPS计划,术后TPS验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