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备课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80
第20章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知识目标:
1 、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生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1 、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 、尝试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应用。
2 、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酸奶已经成为一种深受欢迎的饮料,酸奶不仅酸甜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利用什么原理制作酸奶,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 发酵与食品生产
实验:酿制酒酿
目的:尝试应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
器材:蒸熟的糯米、酒曲、广口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碘液等。
步骤:
1 、学生 6 人一组,讨论有关实验的各种问题。
2 、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将酒曲碾碎,均匀的搅拌在糯米中,装入广口瓶。
3 、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25 — 30 ℃
4 、两天后,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在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品尝自制的酒酿。
讨论: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二)发酵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阅读教材明确发酵技术概念。
?? 观察图 20 — 1 、部分发酵产品,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发酵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探究:你见过泡菜坛吗?制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封口,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四、小结
五、课外探究:制作酸奶
第20章 第二节 食品保存
知识目标:
1 、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 、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1 、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 、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教学方法:讨论调查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
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的饱了,而且还有了剩余,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
?? 讲授新课
?? 探究:食品保鲜的原理
目的:说明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器材:澄清的肉汤或新鲜的食品等、酒精灯、试管烧杯等
步骤:
1 、学生 4 人一组,围绕食品保鲜提出问题,做出相的假设。
2 、讨论和设计食品保鲜的方案,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3 、汇总和分析各组的实验数据,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讨论:食品保鲜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二)保鲜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调查: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目的:调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步骤:
1 、学生 4 人一组,分别搜集超市或食品商店中常用食品的包装袋(盒)
2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讨论和归纳的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保鲜方法
3 、讨论:食品保鲜的方法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小结
四、课后探究:收获大量的蔬菜时,要采用储藏或加工成食品的方法来保存它们。探究当地一种蔬菜的储藏方法。
第21章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时间
2007年3月17日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课题
第21章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能力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关注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通过对分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和举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重点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应用
关注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板
书
设
计
教学
环节
教 学 活 动
新课
导入
知
识
要
点
汇
总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概念;
转基因技术: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进展迅速;已经成功培育出许多抗虫抗病的作物新品种;
我国科学家也成功地获得了转基因黄瓜、烟草、番茄、油菜等多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