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与金融机构 .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篇 金融机构 第四章 商业银行 CommercialBank §1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早期银行的形成 〖2〗现代银行的发展 〖3〗商业银行的形成路径 〖4〗中国银行业的形成 【1】早期银行的形成 【2】现代银行的发展 “银行”一词的起源,据说是意大利语Banca,即商业交易所的桌子或板凳。 1580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早的、最先的采用“银行”名称的近代银行。。 1694年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1946年3月转为国有 。 【3】商业银行形成路径 【4】中国银行业的形成 【1927年前的银行业】 中国通商银行 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1927年到1949年的银行业】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国农民银行 “小四行” :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 。 “南三行” :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北四行” :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 1986年7月,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交通银行。 1987年4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 它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家综合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性质和功能 【1】商业银行的性质 1-企业的特征 自有资本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组织 利润最大化 2-特殊的企业 经营对象:货币资金; 活动范围:货币信用和金融服务领域 3-不一般的金融机构 服务对象:面向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业务范围;经营网点多、服务最全的金额机构,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卖钱的商店) 。 【2】商业银行的功能 1、信用中介的具体表现: 通过受信业务,聚集闲散资金,形成银行负债。 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入社会,形成银行资产。 2、信用中介的作用: 银行充当货币资本〖贷出者※贷入者〗的中介人,是货币资本的集中、贷出者的集中、借入者的集中。 通过信用中介增加社会货币资金总量、提高社会货币资金增值能力。 3.通过信用中介实现货币使用权的改变、优化资源配置,调节产业结构。 1、支付中介具体体现: 充当资本家之间的货币结算与收付的中间人;发挥客户账户保管、出纳、代理支付货币的作用。 2、支付中介的作用: 减少现金的使用量和流通量,节约社会交易费用。 加速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增加生产资金的总量,促进社会再生产。 使商业银行拥有持续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 1、信用创造体现: 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 2、信用创造的作用: 发挥货币对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杠杆作用。 1、金融服务体现: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 2.服务内容:担保、代收代付、代办保险、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现金管理、基金管理等 2、金融服务的作用: 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和市场份额货币。 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 【商业银行贷款的分类】 【贷款业务创新与贷款证券化 】 【资产业务框架】 传统中间业务框架 表外业务框架 中间与表外业务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中间业务框架】 第五章 中央银行 Central Bank §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瑞典银行 【联邦储备体系】 Federal Reserve System 1.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791—1811年,第一国民银行 1816—1836年,第二国民银行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成立 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特点: 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1家联邦储备银行, 联邦储备体系的活动通过这12家联邦储备银行进行。 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构成: 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顾问委员会。 1.中央银行的推广阶段(1914-1945) 一战结束:全球金融恐慌+严峻的通膨+国际贸易拓展 →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1920年 布鲁塞尔国际经济会议 1929-33大危机+国家干预主义→新设+地位、作用提高 二战结束:殖民地、附属国→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新设 【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中央银行萌芽 (1)1905-1927 2.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 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总行设在石家庄,全国解放后迁至北京。 国务院于1983年9月17日决定,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1.央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 (1)是全国金融事业的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