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会计电算化思考.doc

发布:2018-05-11约4.6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会计电算化思考   [摘要]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是会计发展的历史性飞跃。该文分析了目前在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会计电算化应用对内部控制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发展 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飞跃。但目前在会计电算化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向更深层次发展。为此,笔者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1 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会计电算化的会计人员仍要做大部分辅助工作。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   1.2 没有充分发挥电算化对强化财务管理的功能。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减轻了会计人员的负担,只重视报账功能,而忽视管理功能。只在软件的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功能上较强,而对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没有进行设计,功能不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功能。   1.3 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会计电算化的会计人员仍要做大部分辅助工作。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公司间的软件不能联系在一起,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部其它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4 会计软件开发疏漏了审计因素。传统审计中最为重视的会计系统提供审计线索的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计算机自身及会计软件运行特点,加上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内部程序不一定全面了解,使得会计电算化过程成为一只“黑箱”。电算化会计系统本身的故障也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例如,环境灾害、硬件设备或软件失灵、差错等都可能给系统造成无法估计的危害和巨大的风险。目前,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处于一种“脱节”状态。   1.5 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但却没有几家软件厂商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由于许多单位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   1.6 会计人员素质的的问题。      2 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2.1 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现行的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型功能的模块。   2.2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并与市场细分相结合。此协议可以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譬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使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且可以被识别与接受,这样不同软件系统下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作处理,使不同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2.3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现行的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型功能的模块。   2.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依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制订岗位责任、操作、维护、机房、档案及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制度,确保系统高效、安全地工作,充分体现出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2.5实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审计工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研究电算化会计系统时,要注意研究现代审计的特点,使会计软件尽可能满足审计的要求,以减少系统的风险。   2.6大力加强人财培训的力度。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各基层单位要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