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网河水沙分配变化及其对伶仃洋水沙场的影响-水科学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 1卷 第 1期 水 科 学 进 展 Vo l2 1,No1
20 10年 1月 ADVANCES IN WA TER SC IENCE J an. , 2010
珠江网河水沙分配变化及其对伶仃洋水沙场的影响
1, 2 , 3 2 , 4 1 1 1
胡德礼 , 杨清书 , 吴超羽 , 包 芸 , 任 杰
( 1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 , 广东 广州 510275; 2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 广东 广州 510275;
3 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 , 广东 广州 510300; 4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工程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 : 采用二维 ECOM SED 模型对径流来水来沙变化前后的 1978年和 1999年伶仃洋洪水期水动力场和悬沙场进行
模拟 , 结果表明: 伶仃洋水动力场整体增强 , 但不同地貌单元水动力变化具有明显差异 。分流比变化后洪水期伶仃
洋西槽 、东槽和中滩水动力增强 , 涨潮和落潮流速普遍增大 01m / s; 西部各口门区和西滩涨潮流势减弱 , 径流优
势更加明显 , 但西滩三个口门水道及滩面潮沟落潮流速增大约 01 m / s; 东滩水动力特征变化不大 。悬沙浓度亦整
体升高 , 平均增加了 002 ~005 kg/m3 , 悬沙高值区范围扩大 , 010 kg/m3 等值线由西槽西侧明显向东推进到沿东
槽南北向分布 , 径流来沙的影响范围东扩 。
关键词 : 珠江 ; 网河 ; 水沙变化 ; 伶仃洋 ; ECOM SED 模型
中图分类号 : P7371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679 1 (2010) 0 1006908
珠江河口由网河区和河口湾两部分组成 , 其间由八大口门联结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 人类活动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影响强度之大令人难以设想 , 同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 12 ]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
珠江网河经历了大规模的河道无序采砂 、航道疏浚等重大人类活动 , 特别是河道采砂活动 , 使河床发生大幅
度 、不均匀 、非自然的异变 , 引起三角洲网河区顶端思贤滘分流分沙比发生变化 [ 35 ] , 令珠江八大 口门入海
水沙分配比也随之调整 , 结果使东四口门进入伶仃洋的水沙量 占八大口门入海水沙总量的比例大幅提高 [ 1 ] 。
西北江网河顶端思贤滘多年平均水沙分配自 1993年起发生显著的变化 , 网河区分流分沙比的变化 , 使通过
珠江东四口门进入伶仃洋的水沙占八大口门总量的比例 , 分别由 20 世纪 80 年代 534 %和 477%大幅上升
到 90年代的 6 11%和 54 0% , 分别净增加约 405亿 m3 / a和 295万 t/ a。东四口门进入伶仃洋河口湾的来水
来沙量增大 , 使伶仃洋的水沙边界条件产生显著变化 , 势必引起整个伶仃洋水动力和泥沙场的变化 , 目前有
关该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鲜见 。本文就西北江网河顶端思贤滘一级分汊 , 即三水站和马口站的分流比和三分
沙比变化进行分析 , 进而讨论东四口门的水沙分配比例的变化 , 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 研究强烈人类活动影
响下珠江三角洲网河及口门水沙分配大幅调整后伶仃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