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的SPIHT改进算法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的SPIHT改进算法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的压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图像压缩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提高传输效率。其中,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因其良好的压缩效果和可控的失真率,受到广泛关注。其核心思想是将图像转换到小波域,由此可得到图像的频率信息和空间信息。通过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和编码,达到压缩图像的目的。
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中,SPIHT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分层编码算法。该算法通过划分图像的小波系数为不同的子集,每个子集都有不同的编码方式,可以对图像进行逐层压缩。SPIHT算法不仅可以提高压缩比,同时还能够具有可逆性和容错性等优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图像。
然而,SPIHT算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编码时间过长,不适合实时应用;2)在高压缩比下,失真率增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学者对SPIHT算法进行了改进。本项目旨在探究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的SPIHT改进算法,提高压缩效率和性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二、研究内容
1. SPIHT算法的原理和流程
2. SPIHT算法的优点和缺点
3. SPIHT算法改进的研究现状
4. 提出改进算法的思路和方案
5. 实现改进算法并进行测试和分析
6. 结果分析和总结
三、预期成果
本项目预期完成以下工作:
1.掌握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的SPIHT算法的原理和流程,了解其优缺点;
2.分析SPIHT算法的改进算法研究现状,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案;
3.实现该算法并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压缩效率和失真率等指标;
4.总结研究成果,对该算法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四、进度计划
第一周:研究小波变换和SPIHT算法的原理和流程
第二周:分析SPIHT算法的优缺点和改进算法研究现状
第三周:提出改进算法的思路和方案,展开实现准备工作
第四至六周:实现改进算法并进行测试和分析
第七周: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研究成果
第八周:撰写报告并进行修改
五、参考文献
1. Said A, Pearlman W. A new, fast, and efficient image codec based on 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C]//IEEE Data Compression Conference. IEEE, 1996: 473-482.
2. Yang Y, Tsaig Y, Osher S. Fast TV compressed sensing/restoration of greyscale and color imag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ale Space and Variational Methods in Computer Visio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9: 423-434.
3. Wu H, Zhou Q, Wang F, et al. A Fast SPIHT Image Compression Algorithm Based on GPU[C]//2017 14th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 on Wavelet Active Media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CWAMTIP). IEEE, 2017: 224-230.
4. Kamath C, Mukherjee D P. On numerical issue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piht for image compression[J]. Signal Processing, 2003, 83(5): 1001-1019.
5. Zhang Y, Zhou S, Wang S, et al. Image Compression based on Over-complete 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Multi-scale Tree-structured Image Decoder[C]//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ICCC). IEEE, 2017: 1410-141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