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发布:2017-04-03约2.86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情分析——把握高考之脉 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考点介绍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1)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包括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行文结构以及各种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2)本节的考查重点为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 考点梳理 ——架构知识之网 板块一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景结情、即事抒情等。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李益的《江南曲》“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将闺中妇女那由热切盼望至深切失望直到怨恨的心路历程直接表露出来。 2.即景抒情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诗人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3.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水乡魂牵梦绕般的深情。《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恋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4.寓情于景(移情于景) 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或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晚唐张泌的《边上》写到:“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暮烟”、“秋草”是没有感情的,所谓“愁”“恨”是诗人感情寄寓或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上。姜夔的《扬州慢》写到:“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是没有感情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寄寓或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之上。 5.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这首诗借咏梅花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品格。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6. 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的第三句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7. 即事抒情 即事抒情又叫借事抒情、叙事抒情,是指通过交代有关情况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后两句抒发了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 ●答题模板 鉴赏抒情手法的答题模式大致如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点? (2)提问变体:这首诗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情的? (3)解答分析: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主要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因概念较多,没必要都能准确分析,只了解常见抒情手法即可。 (4)答题步骤:①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②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③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 (5)答题示例: [越调]天净沙?湖上送别 (元)张可久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