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培优增分一轮全国经典版考案:专题十五 文言文阅读+考案三+断句+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向一根据语法结构断句例1 用“/”给下面的文言文语段断句。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答案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解析 断句时,首先疏通文意,再关注陈述对象的变化,如本语段中的“吕蒙正、太宗、朝士、其弟”,据此可断开一些句子;还要关注动词的变换,如“藏、言、欲、伺、曰、用”等,据此判断与其关联的主语、宾语,从而断句。译文 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以宽厚待人,宋太宗尤其赏识他。有一位朝廷中的官员,家里藏有(一面)古镜,自己说这面镜能照二百里。(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他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镜子)?”含义指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句读。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技法(1)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 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和事物名词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作宾语,常可在后断开。(2)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注意下列代词: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成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辰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答案 C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专有名词和动词谓语等。这句话中的专有名词有“逢申”“基命”“帝”“首辅”“延儒”等,判断这些专有名词前后的动词,以此判断词语在句中的成分。比如“帝”,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后有动词“以为”,分析语句的意思可以看出,“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作为“以为”的主语,由此可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故排除B、D。这句话中的动词有“劾”“委”“逐”等,比如“劾”,主语应该是“逢申”,宾语是“基命”,故“基命”后面应停顿,排除A。参考译文成基命性情宽厚仁慈,每件事情都能顾全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因为密信一事,将要被处以重刑。成基命极力营救,皇上不听,他就长时间跪在会极门,说:“祖宗立法,真正的死罪还三次审问上奏,哪有在诏狱被审讯一次就立刻处以极刑的。”从辰时到酉时没有起来。皇帝内心缓解,他们得以被遣送戍边。李逢申起初弹劾成基命,后来因为大炮爆炸下狱被拟罪戍边,皇帝还以为处罚轻,也因为成基命进言得以按照原来拟定的罪处理。成基命刚做首辅几个月,皇帝打算把朝廷委任给周延儒,于是他就被周延儒的党羽排斥。八年,在家中去世。追赠少保,谥号文穆。考向二根据虚词断句例2 用“/”给下面的文言文语段断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答案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解析 文言文中的虚词在句中往往有固定的作用和位置。如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等语气的语气词“乎、矣”常用在句末;“则”常用于句首;据此作为断句的依据。含义根据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和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来断句。技法借助虚词断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类虚词:①句尾词。“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