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电子计数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 电子计数器 本章要点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 电子计数器的基本测量原理 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应用 4.1 电子计数器简介 4.1.1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 4.1.2 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技术性能 4.2 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原理 4.2.1 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框图 4.2.2 测量频率的原理框图 4.2.3 测量周期的框图原理 4.2.4 测量频率比的原理框图 4.2.5 测量时间间隔原理框图 4.2.6 累加计数的框图原理 4.2.7 自校(自检)的原理框图 4.3 电子计数器的应用 4.3.1 E312型数字频率计简介 4.3.2 测量频率、周期 4.3.3 测量频率比、时间间隔 4.3.4 计数 4.4 实训 2.测量时间间隔的原理 被测信号B、C分别送入B通道与C通道,B通道产生打开时间闸门的触发脉冲,C通道产生关闭时间闸门的触发脉冲。 用门控双稳态电路输出的脉冲(此脉冲宽度即为B、C信号的时间间隔)控制闸门打开,而闸门的另一端送入晶体振荡器产生的经倍频器或分频器的时标信号,通过闸门送入计数器计数。 计数值实际上表示了时间间隔。 时标可取1s、1ms、1μs,甚至更小的单位。其测量原理方框如图4-7所示。 1.累加计数的原理框图 图4-8累加计数的原理框图 2.累加计数的测量原理 累加计数是用于直接统计所取时间内的脉冲数。 如图4-8所示,将被测信号送入A通道,经过放大整形后输入到人工控制的闸门。 闸门的开启时间由手动控制,即从“启动”到“停止”的转换所用的时间决定。 在闸门开启时间内闸门输出脉冲,再送入计数器,由计数器直接积累出脉冲总数,完成累加计数。 1.自校的原理框图 图4-9 自校原理框图 2.电子计数器的自校原理 自校的原理方框如图4-9所示。自校时闸门的输入信号不是外加的,而是取自机内的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 时标信号经过倍频器或分频器送入闸门。 门控双稳态电路输入的时基信号同样由相同的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经过分频器分频得到。门控双稳态电路输出正的开门脉冲,时标信号从闸门输出,进入计数器计数,计数显示应与时标选择相符。 如取时基为1s,而选送的时标信号是周期为1μs的信号,则自校的读数应为1000000,表示时标信号频率为1000000Hz=1MHz。 如果出现差错,仪器逻辑功能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检修。 1.仪器面板各旋钮的作用 E-312型数字频率计的面板图如图4-10所示。 图4-10 E-312型数字频率计的面板框图 (1)显示方式选择兼电源开关。 (2)闸门指示氖灯。氖灯亮时,表示主门开启;不亮时,主门关闭。 (3)显示时间旋钮。调节范围为0.5s ~ ∞。 (4)时标选择开关。共分五档,0.1μs、1μs、10μs、0.1ms、1ms。 (5)倍乘及闸门时间选择开关。共分五档,1ms、10ms、0.1s、1s、10s;本开关也可作为测量周期和频率比时的倍乘选择开关,共分五档,100、101、102、103、104。 (6)人工复零按钮。 (7)停止-计数选择开关。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计数A档时,由此开关控制计数器的起始和终止时间。 (8)工作方式选择开关。具有8种功能,即计数A、外控时间间隔A/B C、频率比A/B、自校、频率A、时间间隔B C、时间B、周期B。 (9)“+”“-”选择开关。可选择脉冲上升或下降沿触发。 (10)A、B、C通道输入端。 (11)输入衰减开关及旋钮。 (12)输入电平(A)指示器。指示输入A通道信号幅度的大小,测量时应调节A通道输入衰减开关,使指针指示在表头中间“1”处。 2.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将仪器背面钮子开关拨至“内接”处,仪器预热1h,再将“显示方式兼电源开关”置于“记忆”或“不记忆”处,此时数码显示器亮,表明整机电源正常。 (2)根据说明书对仪器的时基电路、门电路及计数器进行自校检查。 (3)调节显示时间。当顺时针方向转动“显示时间”旋钮时,显示时间由短变长,当转至端点∞时,显示时间由自动复原转为人工控制(按下复原按钮,电路复原)。复原后门电路开启,闸门指示氖灯亮,重新开始计数。 (4)记忆和不记忆显示。当开关置于“记忆”时,被测频率值稳定地显示在数码管上。当开关置于“不记忆”时,显示数字在闸门开启时计数,显示时间结束后复零,然后重新计数。 1.测量频率 将“工作方式”开关置于“频率A”处,被测信号由“输入A”接入,调节“衰减开关”使电表指针指在中间“I”处,闸门时间可任选一档,小数点自动变位;闸门时间较长时,测量值为平均频率,反之为瞬时频率。 将“工作方式”开关置于“时间B”档,被测信号由“输入B输入;调节倍乘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