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先秦儒家民本思想.doc

发布:2017-01-16约2.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摘要】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发端,具有永恒的进步意义。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君民水舟论”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批判性的继承儒家民本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字】 儒家 民本思想 传统文化 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其中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遗产。民本思想经历了萌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都在民本这一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长期居然统治地位,其“民本”思想大放异彩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借鉴。 一、殷周民本思想的萌生 在中国古代籍可查的政治思想史中,民本思想发端最早可追溯至殷周之前,在反映原始生活的神话传说中就有民本思想的胚芽,如有巢造屋,神农尝草,隧人取火等,这些传说虽然不能当作信史,但是都反映了在人类社会的形成之初部落首领对部落成员和社会所表现的本能性的责任感。如《尚书·吕刑》中说:“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惟殷于民”。禹在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1]盘庚时期就有了“重我民”、“施实德于民”的认识。周初的统治者鉴于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修正殷商的天命神权观念,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且把民提到了比天更高的地位。《尚书·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2]这些观念表明,民本思想在殷周时期已经就已经引起统治者和社会精英的认识。 二、春秋战国民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思想激烈碰撞,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上的各家各派的思想家都提出了应对社会变革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民本思想也最终发展成为成为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作为“显学”儒家思想长期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经过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完善,在秦朝统一之前儒家的“民本”思想的早期理论论述已经完成。 1、孔子民本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为此孔子曾经不禁感慨:“苛政猛于虎也!”孔子也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更是整个西周社会的行为规范,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尊卑有别,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孔子继承了周公保民、惠民的思想,“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3]崔迎军孔子传承上古民本思想,赋予“民”新的内涵与意义,由此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体系。他的民本思想以“爱人”作为情感基础,以“富民”作为经济诉求,以“为政以德”作为政治理想,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主张。把殷商的民本思想传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对后世儒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儒家思想的坚定卫道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在人性论、政治论上有自己独特的创见。“民本思想”把国君自上而下的权威转变为民众自下而上的支持。作为交换,君主需要给予民众相应的利益,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利“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他认为,国君在思想上重视人民还远远不够,应该在实践中去贯彻。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十四)》)这便意味着,如果君主危害到了国家;设立社稷、祭祀土谷之神却不能风调雨顺、恩泽百姓,反而造成了灾难,人民就可以另立社稷,变更国家政权。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七)》)统治者应该关心人民的生活,如果只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人民死活,就无异于“率兽而食人”不能为民父母。孟子认为,对普通百姓而言,无恒产则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七)》)主张复行西周的“井田之制”,将公田的收入上缴国家,不再对百姓另征赋税,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