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docx

发布:2025-04-02约5.1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况与编制依据

1.1项目概况

本项目名为“小净距隧道工程”,位于我国某山区,隧道全长约1.5公里,进出口分别连接两条主要道路。隧道采用小净距布置,即隧道两侧各设有少量建筑,对隧道开挖和支护提出了较高要求。隧道结构形式为双洞分离式,单洞净宽11米,双向四车道。使用功能以交通为主,同时考虑排水、通风、照明等配套设施。建设标准遵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1.2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设计图纸、施工设计以及工程合同等进行编制:

(1)相关法律法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

(2)标准规范:《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等;

(3)设计图纸:本项目隧道工程设计图纸,包括隧道主体结构、排水、通风、照明等配套设施设计;

(4)施工设计:根据项目特点和施工需求,编制的施工设计;

(5)工程合同:隧道工程施工合同,明确施工范围、质量、安全、进度等要求。

本施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确保施工方案的实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以下内容分别从施工设计、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施工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以及施工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设计

2.1项目管理机构

针对本项目特点,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和施工队伍。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整体管理和协调,施工队伍负责隧道工程的施工操作。具体结构如下:

(1)项目管理团队:设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员、质量检验员、安全员等岗位,各岗位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2)施工队伍:按照施工专业划分,设立多个施工班组,如开挖班、支护班、衬砌班、机电安装班等,各班组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2.2施工队伍配置

根据项目施工需求,合理配置施工队伍。本项目施工队伍数量及专业构成如下:

(1)开挖班:15人,负责隧道开挖作业;

(2)支护班:18人,负责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作业;

(3)衬砌班:20人,负责隧道衬砌施工;

(4)机电安装班:15人,负责隧道机电设备安装;

(5)其他辅助人员:适量,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维护和保障。

2.3劳动力、材料、设备计划

2.3.1劳动力使用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各专业施工需求,编制劳动力使用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类劳动力充足,满足施工需求。

2.3.2材料供应计划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预测各类材料需求量,制定材料供应计划。确保材料供应及时,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2.3.3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编制设备使用计划。确保设备高效运行,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本部分内容从项目管理机构、施工队伍配置、劳动力、材料、设备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施工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和资源保障。以下内容将分别从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施工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以及施工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三、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3.1施工方法

3.1.1隧道开挖

采用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ATM)进行隧道开挖,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和步骤。开挖过程中,严格遵循“先稳定后开挖”的原则,及时进行初期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3.1.2初期支护

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断面尺寸,选择合适的初期支护方案。常用的初期支护手段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等。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支护参数,确保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1.3二次衬砌

在初期支护稳定后,进行二次衬砌施工。采用模板台车现场浇筑混凝土,确保衬砌厚度、强度和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衬砌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缝的处理,防止渗漏和裂缝的发生。

3.1.4机电安装

隧道机电设备包括照明、通风、监控等系统。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2技术措施

3.2.1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

针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地质变化、断层破碎带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遇特殊情况,可采用地质预报、钻探取样等方法,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3.2.2二次衬砌

为保证二次衬砌质量,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2)加强模板台车的管理和维护,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加强施工缝处理,采用高压喷射混凝土等方法,提高施工缝的连接性能。

3.2.3机电安装

针对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1)加强设备选型和采购管理,确保设备质量;

(2)加强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遵循规范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设备调试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